第(2/3)页 上官晔抿唇,道,“依下官来看,如今派人前去勘察情况,介时,若是灾情严重,当适当开放粮仓,救济禹州的百姓。” 南宫翎蹙眉,两手背在身后,似在想些什么。半饷,他道,“本宫听闻,这禹州有一座甘泉山,那山之所以是这名字,是因为那山上有一口天然的泉水,哪怕是旱灾,也常年不干涸?” 上官晔垂眸想了想道,“却有此事。” 南宫瑜抿唇,来回踱步沉吟了片刻之后,道,“既如此,何不利用那口甘泉,让禹州的田地能过可以生长庄稼?” 上官晔一愣,随即道,“这,此事也曾有人这样想过,可是,那甘泉山陡峭的厉害,而且高达数千丈,纵然是上山去喝那一口甘泉都不容易,如何将……” “引泉,将山上的人泉水引下来。” “引泉?”上官晔又是一愣,宛如听到了最不可能的事情一般。且不说这泉水是否引的下来,就算是引下来,只怕也要数年的时间。如此庞大的工程,要如何才能做到。 见上官晔一副错愕的表情,南宫瑜又道,“难以做到并非是做不到,禹州常年干旱,若是年年拨款赈灾终究不是长久之计。我们当做的是让那儿的庄稼能够生长下来,如此才能彻底解决禹州的问题。当然,此事还需从长计议。只是,此次禹州之行,恐是要让上官大人亲自跑一趟了。” 闻言,上官晔连忙道,“太子有令,下官自当竭尽全力。此次,下官定会好好勘察一番禹州。” “如此,就劳烦上官大人了。若是此事办的好,本宫自当禀明父皇。介时,也会好好的封赏大人。”话落,上官晔又是一番叩谢。 而其他未说话的人,则是听着感觉极为的不舒服。上官晔乃是南宫瑜身边的人,南宫瑜将此事直接交给他去办,大有提携自己人的意思。而他们这些在右丞相落败之后,就如同群龙无首一般,想要去接近太子,却又找不得理由。希望南宫翎反扑,可偏偏见他今日一言不发的站在那儿,好似失了魂一般。 不过,好在这太子看着不甚聪明。引泉?他脑子怕是坏了吧? 蓦儿,见无人再启奏,南宫瑜就让人都尽数退了下去。南宫裕丰站在殿内中央,始终没有离去。直至大臣都走了以后,他方来到南宫瑜跟前,皱眉道,“你刚才的话可是认真的? 南宫瑜挑眉,问道,“什么话?”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