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女娲极其自豪向地球人类,展示来自于超等级文明的最强成果。 “瞧一瞧看一看了,走过路过不要错过……息壤,来自于8000万光年的一颗流浪中子星,前所未有,今生有幸得见。” 嘉鱼想起一个问题,“女娲大姐,中子星就中子星,为啥叫息壤啊……为啥巴比伦通天塔的零部件,名称都这么玄幻啊?” 女娲小小的大眼睛,翻了翻白眼。 “你们家买的车,轮胎叫赤背,发动机龙之心?轮胎就是轮胎,发动机就是发动机,顶多会加上一些型号描述,例如1.0L涡轮增压DOHC L3发动机,但是通天塔计划的配件,整个宇宙中仅此一件,不需要再加型号描述,光说这些零部件型号名实在太low了啊!” 人们傻了,外星人,女娲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形容了,这还是创世大神吗? 女娲滔滔不绝,“于是,最近几年,我根据你们人类的神话传说,重新命名了这些零部件,你们看,息壤、神圣金字塔、冥河渡船……多么有逼格啊!充满了久远历史传说的味道!你们难道没有一种即将开启史诗级任务的兴奋感?这才叫游戏啊不对……这才叫史诗任务好吧!” 嘉鱼心想,信你才有鬼了。 不过,零部件的名称改成了相对高大上的名词之后,确实吸引人的兴趣,有一种做安其拉之门的感觉,做完这个主线任务,基本就通关玩球了。 抛开胡思乱想,嘉鱼打起精神,钛合金射电望远镜双眼,火力全开,仔细观察这颗“息壤”,额,不对,是这个“中子星”…… ………… 中子星,是人类已经观测到的除黑洞以外,宇宙中密度最大的星体! 这种星星好强的! 比中子星密度稍小一点儿星体是白矮星,白矮星的成分基本是普通物质状态,原子极致压缩,密度高到不得了,但白矮星的构成元素中,原子的电子还是电子,质子还是质子,只是压得紧了一些,但原子结构清楚分明。 中子星就不一样了,恒星自身引力太大,以至于在生命的最后阶段,自身的引力将构成恒星的物质,将广阔的原子空间中,胡乱飞行的电子都全部压进了小到看不见的原子核里! 电子带负电,跟原子核里的带正电的质子中和,就全部变成了中子,于是,中子星就是由一个个纯粹由中子组成的原子核,密密麻麻地排列在一起! 中子星的密度就是原子核的密度! 中子星的质量大得超乎想象,以至于中子星自身巨大的引力,让光线都是呈抛物线挣脱。 靠近了看中子星,这个篮球大的球,极其光滑,没有任何起伏, 没有任何划痕,没有一点点山峦起伏。 就是一个极致标准的圆形银色球体。 太标准了,太圆了,嘉鱼明知道这个球体在以接近光速一半的速度自传,他还是没有发现任何改变。 嘉鱼只能看到柔和的光,并不刺眼,甚至连X光的比例也非常低。 嘉鱼在篮球般大小的中子星四周逛来逛去,总感觉有些不对。 天体物理学家都知道,中子星的体积说小,那是在宇宙环境中来观察,比各种大家伙来说,个头显得非常小,但即使最小的中子星如果放在地球表面的话,也算个大家伙了。 最小的中子星,直径也有10公里,有半个城市那么大了,但现在出现在昆仑之虚天穹的中子星,它的直径,充其量也就是一公里而已,看着像是挺大,其实距离真正的中子星还有一段距离。 如果一颗中子星只有这么小的体积,那它自身的质量,已经无法维持形态,早就爆炸,将太阳系毁灭一大半了。 嘉鱼直接开口问道,“女娲,你就吹牛吧!你们家中子星这么小的个头?先天发育不良?再说了,如果真是中子星的话,这么小的体积,本身引力都无法维持,地球都得完蛋了。” 吐完槽,嘉鱼没听见女娲的呛声。 他不由自主地回头看去,女娲一副看文盲的样子,眼神中是大海般的怜悯。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