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天灾人祸-《抗战之我的纵横人生》
第(2/3)页
而且早在马永成带队先返回壶北的时候,李子元就让两个人在返回之后,告诉刘雁来与常娟,同时并组织地方的民兵和各区武装,想办法开垦一些荒地,抢种一些生长周期短、耐旱的作物。
这批作物收获后,再加上上级从受灾相对轻的多的北面,调来了一批粮食,李子元所部才没有断顿,但也只是没有断顿而已。五月末发起的这次大扫荡,对整个太行根据地破坏是惊人的。大批粮食和物资被抢,畜力损失的情况更为不轻。
在梁德那个叛徒的指引之下,整个潞东军分区储备粮食,超过三分之一被毁。而作为梁德长期工作的地方,壶北境内的粮食储备损失就更大了。日伪又加深了对其控制区的控制,造成了整个潞东军分区极度困难的局面。
而随之而来的旱灾,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重了本就已经吃力的粮食供应。就算上级调拨过来一部分粮食,可李子元的处境还是相当艰难。瓜糊饭中的粮食越来越少,荤腥更是根本基本看不到。
到了十一月随着此次受灾最重,也是此次席卷整个华北大旱的中心区河南的难民,也大量涌入灾情较轻一些的晋东南地区就食,粮食的问题就更加的紧张。整个晋东南境内,到处都是从河南逃出来的难民。
日军为了减轻自身的粮食压力,更为了在某些方面取得主动权,动用大批的日伪军兵力将涌入日占区的灾民,大部分都驱赶到了八路军的根据地和重庆方面控制区。到十月末,整个潞东境内已经涌入数万的难民。
看着到处都是嗷嗷待哺的难民,以及因为自身也出现粮食困境,引起部队自身营养严重不足导致的体力下降,已经无法维持部队的训练强度,让李子元显得忧心忡忡。他多次想要深入情况好的多的壶北西部地带搞一些粮食,却都因为日伪军封锁严密而无功而返。
尽管刘雁来与常娟也想尽办法,试图给部队多弄一些粮食和给养,以至少保持部队的体力。但作为之前是日军扫荡损失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此次晋东南主要大旱地区的壶北东部山区,实在是太困难了。
老百姓自身也出现严重粮荒的情况之下,已经基本上不可能在弄出更多的粮食。上级尽管减免了壶北的公粮,可问题还是很严重。除非能够重新打开壶北西部地区的局面,否则东部山区地带的潜力基本上已经挖尽。
潞东军分区所辖的几个县,除了几个县北面条件好一些之外,其余的几个县情况也都差不多。灾情较轻的几个县老百姓,尽管也做了最大的努力。可毕竟粮食产量是有限的,能调剂出来一部分已经是勉强了。
眼下太行山已经进入冬季,就是想开荒种一些生长期短的作物,或是采摘野菜替代粮食,也已经是不可能的。尽管李子元已经从部队自身,眼下也已经不多的口粮之中,又挤出一部分来接济灾民,但这毕竟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作为眼下已经是团级干部的李子元,按照规定可以吃中灶。但他一次也没有吃过,同时也不让部队其他的干部吃。除了伤病员可以享受多一些粮食的伙食标准之外,其余的战士们吃什么他就吃什么。
为了增强部队的体力,李子元苦心搞来一些经费,让人去北面的地方买了一批羊。羊这玩意不挑食,什么草都能吃。羊肉虽说膻味重了一些,可毕竟算是肉类,营养也相当的丰富,可以保证部队日渐下降的体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