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折冲樽俎-《明末大宗师》


    第(3/3)页

    为保证这批香炉的质量,大匠吕震还上书皇帝,“欲制造出好的香炉,铜得精炼六遍之多;且炼一遍,少一些,六遍下来,上好的暹罗红铜只会剩下一半。”

    宣德皇帝是古代不多的兼具文艺范的艺术家,他的精品意识极强,当即就下旨,“精炼的次数不减,且还要翻番炼制十二次,并加入金、银等稀有珍贵的金属”。

    大匠吕震自然是精益求精,他带人挑选了金、银等几十种稀、贵金属,与暹罗红铜一起再经过十多次的精心的冶炼,付出了极大的心血,要是用来冶金铸炮,估计连炮管的自紧技术都能验证出来;于是经过无数能工巧匠的巨大的努力,在宣德三年,品质极佳的宣德炉终于研制成功。

    这批用暹罗红铜,掺入稀贵金属铸造出来的香炉,共计3000尊,此后再也无成品出现。宣德帝这位文艺青年,见到这批自己亲自参详过的香炉,每只都是大气磅礴、宝光四射,心中很有成就感。

    而这些香炉,被宣德皇帝朱瞻基,将其中的绝大部分,陈设在了自紧宫中显眼的地方;也有很小一部分,被他赏赐给了与国同休的皇亲、国戚;另外有极少的部分,被他赐予了功名显赫的近臣和几座香火旺盛的庙宇。

    一老一少两个人,围坐红泥小炉旁,烹茶论壶,不觉老少二人都有些痴了。

    能够进入总榜前二百,多亏了大家的鼎力支持,再加一把劲,求票求关注,下面的章节更精彩!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