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9章 鏖战(五)-《明末大宗师》
第(2/3)页
卢象升戎马征战多年,可还是没有改掉身上的书生意气,只一个劲地想要唤醒高起潜这个装睡之人,他道:“我关宁、宣大军将素惯野战,趁目前士气正盛,应该寻敌一战,以解京师之危。”
“不,万不可贸然求战。”高起潜心说,“我的升迁认命不由你,工资劳保有朱家老板掏,咱就是老板的传声筒,你卢象升追求闻达谕天下,我却只想苟全性命于乱世,是为道不同不相为谋”所以在没要到小费的情况下,干脆地拒绝了卢象升白使唤人的无礼要求,他可不管你是不是为国为民,反正洪水滔滔又于我何干!
卢象升此时方才明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了,他拂袖而起,按着刀柄,怒目盯着高起潜大声说道:“既然总监军畏敌如虎,我只好单独与敌周旋了!”
高起潜是皇帝委任的总监军,本来就不大鸟这个就知道愚忠的督师,他傲慢地说:“总督愿意单独与敌作战也好,不过勤王的人马……我也要!”
既然谈崩了,就没有再废话的余地,卢象升决然地截断高太监的话头说:“好,我明白你的意思,不用说了。宣大、山西的人马原是我带来的,仍旧归我指挥;关宁精锐我一个不要,由总监军自己指挥。”
“这样好么?”高起潜故意问,实际上他心中对老卢的意气用事非常满意。
“兵分则弱,对战争当然不利。但今日除此之外,别无善策。”卢象升明智不可为而为之,根本就是拿自家与两万宣大将士的性命在赌气,他此时一门心思只想着忠于王事。
卢象升所受的教育按照今天的理论讲,就是有民族局限性,他要是能够预见到两百年后满人成为了种花家的一员,根本就无从谈起抵御外辱这个令人唏嘘词汇。另外,此时的文人受到的教育是“忠于王事则为民谋富、为国图强……敢去不善,善大行则民富国泰;不立制则律不成,律不成责令不行,令不行则战不胜,势不因则难利导,利难导则形不大……”
“那就只好分兵了。什么时候分?”九年义务制教育其间,恒河沙数样的历史人物,在莘莘学子的眼中泾渭分明;后续四年读下来感觉一时忠奸莫辨;一旦有闲得无聊的导师愿意收你做小弟,为僧还没有成圣的你就会发出心底的怒吼,“觉得赶紧退还我十七年的教育投资,洒家要还俗……”,总之一句话,一切还是尘归尘土归土的好。
“我今天就拜疏上奏,等皇上圣旨一到,马上就分。”或许后世人会慨叹卢象升的傻、他的愚顽不堪,甚至李赤心都有这样的鄙夷,可是一旦这个民族再无这样的傻人,就只能成为整个地球的阿三。
“这样很好。我现在就进京去,等候上谕。不再打扰了。”高起潜目的达到,他立即站了起来,打着官腔说,“同为皇上办事,望老先生多多包涵。”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