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不过今天是年会第一天,他还真不忙。 就算要忙,也要等到几天后考察那些学子。 这几天忙的还是苏子桓等一众官员。 他们也是第一次担任考官,这要是放在京城,那可是无上的殊荣。 整个天下的学子任他们出题考察。 南疆虽然比不上整个大周。 但这几天也距离了几十位学子。 还是饱受战乱,躲在深山老林苦读十余年的学子。 考他们的压力可想而知。 此时此刻,府衙上,一众官员围坐。每人身边都跟着一个负责记录的下官。 这几天每天都是这样。 即便如此,他们也才商定下来十几道题目。都是针对南疆现有状况进行的出题。 这些题目远远不够。 “今天就是年会了。”一官员感慨。 “是啊,多少年没有见过新年了。” “抓紧时间,再商定一些题目。” “各位,我昨天晚上突然想起来。我们是不是可以把眼光放长远,不必局限于南疆?” 此言一出,一众官员瞬间将目光集中在那人身上。 苏子桓问道:“你的意思是可以针对大周初定,该怎么样发展?” “可是我们跟朝廷断了联系很久,不清楚天下是什么样子。” “没错,就连这先进的耕种技术,也是都护大人带来的。南疆之外,我们一无所知。” 一众官员就此问题讨论一番,最终,那位提出眼光放长远的官员说道。 “听闻大梁国正在开战,边境空虚,不如以此为题,考察他们对于军事的理解。” 此话一出,众官员心中豁然开朗。 考察军事才能,确实是一个好办法。 不过他们是文官,对于军事也只是能够提出一些建议,要他们带兵打仗,可能不行。 最终,众人商定,将此事报告给方寒。 另外通知各自部下统领,前往府衙共同商定考题。 方寒和林清微在床上赖了大半个时辰,才渐渐起床。 原本方寒是想去看一看年会如何。 虽然晚上才是热闹的时候,但是第一天白天,能够反映出城中百姓对此事是什么样的态度。 他刚准备出门,就接到了方政传来的消息。 官员们竟然想要就军事问题出考题,请方寒前往共同商讨。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