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苏玄手里的这盘菜为方块型的猪肉,色泽诱·人,肥瘦相间,而且是五层的,一看就知道是上好的五花肉制作而成。 肉看起来十分可口。 毛骧咽了咽口水,问: “苏大夫,你这菜,叫何名?” “为何如此香?” “我这就是普普通通,简简单单的红烧肉。”苏玄答。 “这是红烧肉?” “不可能啊。” “寻常的红烧肉我都吃过,但这味道可没有苏大人手中的这盘红烧肉香啊。” 毛骧说道。 旁边搬运番薯和红烧肉的侍卫也忍不住道:“是啊是啊,苏大人,您手中的这盘红烧肉味道未免也太香了!” “我也从未见过如此香的红烧肉!” “我也是!” “苏大人制作红烧肉的时候,是不是加了什么特别的食材辅佐?” 侍卫们道。 “特别的食材.....” 经过他们一提,苏玄倒是想起来了,他制作红烧肉的时候,放了八角,这红烧肉他们觉得香,恐怕是八角的功劳。 红烧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纪。 每个时代的做法都略有不同。 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记载过红烧肉的做法。 《齐民要术·蒸缹》的做法极其生猛。 是将整头猪清洗干净,劈成四份放入釜煮,反复煮将猪肉的油脂逼出来,达到肥而不腻的口感。 而后放入葱、浑豉、白盐、姜、椒进去调味。 炖煮至琥珀色。 明清时期的红烧肉,在烹饪的技法上进一步得到传承和发展。 清朝美食家袁牧编著的《随园食单》一书中,就记载着三种红烧肉的做法。 用甜酱,或秋油、或不用秋油、甜酱每肉一斤,用盐三钱,纯酒偎之,或者用水炖煮,但必须熬干水气。 这些记载中的做法,都和苏玄的做法不同。 而这个时期又没有八角。 毛骧等人红烧肉的做法肯定和苏玄所做的不同。 苏玄坦白道:“我在里面放了一些名为八角的香料,所以味道才会如此香。” “八角?” “香料?!” “嘶——!” 侍卫们齐齐倒吸了口冷气。 “苏大人竟然如此舍得。” 香料在古代被奉为奢侈品。 外国的罕见香料是从汉朝开始传入的。 那时候香料的珍贵程度,对于贵族都是奢侈品。 三国时期,香料甚至能够作为一种政治上的交流。 《魏武帝文集》有曹操写给诸葛亮的一封信,信中是如此说的,今奉鸡舌香五斤,以表微意。 这展现了曹操的示好。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