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会拍马屁啦,嘿。”朱高煦笑了。 典盛灿笑扰了扰头。 中午皇帝带的人都在典盛家里吃的饭。 典盛家除了夫妻之外,都不知道是皇帝上门。 皇帝三人与典盛同桌,另两个锦衣卫和典盛家里人同桌。 饭后,仆人们上了茶,钟显和万全也退了出去。 皇帝喝着茶,问典盛:“你家里现在多少人,多少田?多少房子和商铺?” 典盛虽然没领兵打仗,但在情报系统上面为朱高煦建树很多,讨逆成功后,同样是功勋,被封了伯。 朱高煦对他有过大量的赏赐,但现在过去一年,朱高煦想看看有什么变化。 典盛也不敢隐瞒,说自己现在家里加上仆人侍女,有二十几口人,粮田两千四百多亩,房屋两处,商铺三个,商业主要是卖盐和白糖。 “明年朝廷要用新税法,田税和商税都要征。” “你的田,最好不要超过三千亩。” “臣知道,这一年也没敢多买,都是那婆娘要买,臣以后不买了,分给儿女们,每家只有几百亩。” “如果征到商税和房产税,你身为讨逆勋贵,一定要起带头作用。” “陛下放心,臣只会多交,决不敢少交。” “不用多,也不能少。”朱高煦又道:“应天府的官员们如何想的?” 他已经在前几个月就吹风,不知下面官员们都怎么想的。 “回陛下,大部份官员们其实也没多少房产、商铺和田产,我大明的官员,还是比较穷的多。”典盛道。 “陛下新税法,对大部份官员来说没什么影响,唯一有个地方——” 典盛琢磨着怎么说比较合适。 他提到了皇帝取消读书人和官员的优免。 这是对官员和读书人都不利的地方,但官员现在有朱高煦加的俸禄,还能接受,怕读书人无法接受。 像历史上到了万历年间,官员优免中,在京一品官员,可以免税一万亩,优免力度还是很强的。 现在虽然没有一万亩,但朱高煦要取消,官员们肯定有损失。 好在他给官员加了俸禄,这点对官员伤害可能不大。 但读书人就不一样。 朱高煦立马道:“你听什么风声吗?” “臣听闻有些学子想联名,向朝廷提出反对意见,但具体是谁,还不知道,臣正在彻查,原本打算彻查到人后,再向陛下汇报。” “读书人?”朱高煦笑了。 秀才造反,三年无用,读书人闹事不怕,杀一批就行了。 真以为朕不敢杀人? 朱高煦眼中闪过一丝厉声,新税法推行势在必行,不但是为了以后的大明朝,更是为了自己洪熙朝能正常运行,也要加大税收力度。 没有任何人能阻止。 “你好好彻查,朕让锦衣卫配合你,先不要动手,查明人头。” “到时侯,朕要狠狠的杀一批。” 但杀人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身为穿越者,朱高煦更明白一点,挑动百姓斗百姓才是最好的办法。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