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刘岱的联想-《三国之续汉雄心》
第(2/3)页
刘岱说的确实也对,现在长安已是基本安定,虽然李傕郭汜等人把持朝政,却也没有兵戎相对。
袁绍和公孙瓒也已经相互罢兵止战,连袁术和刘表也都止兵不动,各州郡皆暂时相安无事。
如果现在自己首先出兵,引起天下大乱,这罪魁祸首之名便会指向他刘岱。
这个问题刘达当然已经想过,他笑笑回道:“父亲放心,只要陶谦真的与阙宣勾结,来犯我兖州,达儿必会让父亲师出有名,让天下人知道,父亲非为引乱者,而是止乱者。”
“你究竟有何谋划?”
刘岱急问道,对于自己的儿子,他感到越来越陌生了,可以说,眼前这个人不像自己从小看着长大的那个喜读书不喜兵事的刘达了。
可若说眼前这个人不是自己的儿子,他又确确实实是自己的儿子刘达,这点自己可以确定。
刘达犹豫许久,终究是对父亲说出了自己的计划:“父亲,只要咱们擒住了阙宣,当众宣布其与陶谦合谋逆反之罪状,再将其斩首,首级送往长安,再给天下州郡遍发讨逆檄文,咱们便可举王师之旗,出兵讨伐徐州了。”
刘岱盯着刘达看了许久。
这真的是自己那个二十一岁的儿子吗?
竟然有这么深沉的谋划。
“讨伐徐州之后呢?”
刘岱也学会了思考,自己的儿子肯定有更长远的谋划。
“若天下安,父亲立此大功,便可入朝为三公。若天下乱,我们便继续讨逆止乱。”
刘达的话让刘岱一片联想,三公之位,不错,如果自己真的立下讨逆之功,三公之位自然不在话下。
而若是继续讨伐下去,将来……封王也是有可能的。
眼前的刘达,是自己唯一的儿子,他的东西便是自己的,自己的东西也便是他的,父子俩已经是同心同命。
自己现在的壮武侯,就是靠儿子争来的。
壮武侯只是一个县侯,而如果是郡王,这得是多大的荣耀啊。
刘岱目前只敢想到郡王之位,皇帝之位他还不敢想象。
“不过徐州现在兵马众多,尤其是陶谦的丹阳精兵,你可有把握能讨平徐州?”
刘岱现在不再想该不该讨伐徐州,转而开始想怎么样去讨伐徐州了。
“咱们举王师之旗,奉讨逆之命,何愁徐州不平?”
刘达答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