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集兵攻一处还是分兵以击-《三国之续汉雄心》


    第(2/3)页

    郑雄向刘达躬身道。

    刘达一笑:“我当然相信,郑县令如此爱民,岂会弃一城之民而独逃,我便在此等着郑县令的好消息。”

    郑雄明白刘达话里的意思,这是一种威胁,更是一种劝诫。

    于是医师为郑雄简单处理了一下臂上的箭伤,他便单独骑马去留县,劝说留县县令来降。

    刘达召来县吏,让他们去安抚城内百姓,并且严令全军不许劫害百姓,违令者斩。

    历史上的曹操已经为他证实,光靠威压屠戮并不能让徐州之民臣服,只有行仁义之道,以得徐州民心,才有可能在徐州站得住脚。

    曹操两次在徐州纵横,攻下诸多城池,但一路屠戮过多,就算他占了徐州,只怕也难以守住。

    在广戚过了一夜,第二日,刘达召集众将商议。

    “陶谦分兵屯于傅阳和阴平,你们说我们是该集兵攻其一城,还是分兵以攻?”

    刘达在案上展开地图,指着这两个地方问道。

    “阴平兵少,我们可以举大军兵围阴平,阴平危急,傅阳必不会坐看阴平困亡而出兵来救,我们再设伏半道截击,败其援兵,援兵一败,阴平必得,然后再移兵围攻傅阳。”

    于禁首先指点着地图上的二城提出建议。

    这是围点打援之策,阴平只有一万人马,而傅阳有三万人马。

    如果自己的近四万人马围攻阴平,阴平断绝粮草供应,傅阳绝对不会坐视不救。

    傅阳的兵也不会倾城而出,最多只会有一万人马来救,到时自己再设伏兵,在半道截击,这样取胜的机会就比较大。

    “此策虽好,只是即使胜了一阵,而阴平如果坚守不战不降,其早有准备,粮食必丰,若是所围日久,只恐会有所生变,我们不如分兵以击,兵力相当,其必出战,则可速战速决。”

    周寻所说正合刘达之意,虽然留了一万人马在兖州,但心中对兖州之势总是有所担忧,因此也想速战速决。

    “我觉得亦应分兵相对,阴平只有一万守卒,慈愿率一万人马攻取阴平。”

    太史慈拱手请命。

    “曼成,你的看法呢?”

    刘达看向站在外围的李典问道。

    李典相对来说比较年轻,现在又只是校尉,这里的人资格都比他老,因此他一直都不太说话,只是默默听着。

    现在听刘达一问,连忙回道:“将军,典以为宜分兵以击。若集兵一处,其据城坚守,则迁延日久,我们粮草供应道远困难,若分兵以击,其必心有胜算而出战。我们若连败其二城,则徐州可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