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秦渔眠回到家里,秦显和秦爷爷都不在家。 她放下书包,随即又出了门。 从隔壁吴奶奶家门口路过的时候,瞧见吴奶奶提着水桶在浇地,她推开铁门走进去:“吴奶奶,我帮您吧。” 听到声音,吴奶奶转过身,见是秦渔眠,顿时慈祥地笑了:“眠啊,学校放假了?” “嗯。”秦渔眠接手了吴奶奶浇地的活。 “放几天假呀?”吴奶奶是桑城本地人,说话的时候带着点江南的口音。 秦渔眠舀了一瓢水泼在菜地里:“明天下午就回去了。” 吴奶奶:“你连叔回来的时候给我带了点国外的东西,我一个半截身子都入土的人,吃这些东西纯属浪费,一会儿走的时候,你拿回去和小显一起吃。” 秦渔眠摇了摇头,语气无奈:“每次来帮您做点事,您都要拿点东西给我带回去,您若是再这样,以后我都不来了。” 吴奶奶慈爱地笑了笑,象征着苍老的皱纹挤在一起:“你舍得不来吗?” 菜地浇得差不多了,秦渔眠将水桶放下,又去帮吴奶奶把院子给扫了:“您三番两次地给我拿东西,我就算不舍得也会变舍得。” 吴奶奶嗔怪道:“难道让你白帮我干活不成?” 秦渔眠的声音有些轻:“您之前帮过我们家的也不少,我现在只是帮您干点力所能及的事而已。” 她爸妈去世的时候,爷爷深受打击,一时气急攻心,病倒在床,是吴奶奶忙前忙后地帮忙打理她爸妈的后事。 秦渔眠虽然当时年纪不大,但却一直记得吴奶奶对他们家的恩情。 杏花街的居民其实本性不坏,但小县城的人总爱在背后嚼舌根,哪家过得好一点,就会说一些有的没的酸话。 秦渔眠的父母还未去世之前,他们家可以说是人人羡慕的对象。 秦父年轻帅气,又是桑城第一个高考状元,毕业后更是带了个漂亮的媳妇回来,即使夫妻俩只是在二中当老师,但教师这个工作不仅稳定,工资也比普通工薪阶层要高,彼时的秦家虽谈不上大富大贵,但也是小康家庭。 再加上秦爷爷还是武术馆的馆长,手底下教出去的学生不说上千也有几百,在桑城很有威望。 后来秦家夫妻俩出车祸死了,有人为此悲痛可惜,也有人为此幸灾乐祸,说些风凉话。 吴奶奶听到后,训斥了这些长舌妇几句,还被街坊邻居误会她是想和秦爷爷搞黄昏恋。 但熟悉的人都知道,吴奶奶的丈夫在生前和秦爷爷是从小一起长大的铁哥们,两家人的关系一直很好。 …… 秦渔眠帮吴奶奶打扫完屋子,不顾老人家的挽留便直接走了。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