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人群外围。 一个头顶微秃,身穿白大褂的四十多岁中医快步靠近特护病房。 看到来人。 方芳和李洪涛连忙迎了上去。 “师父。” “老师。” 来人步履急促,甚至来不及回应。 他来到特护病房外,透过玻璃看到病房内一道身影被蒋英挡住,双手正稳定行针。 见状。 他先是面色凝重表情,然后一脸惊奇地尖叫出声: “大泄刺?不是我眼花吧?真的是‘天行九针’大泄刺针法?!” “老王,什么大泄刺?” 杜子腾不悦地问道。 看那个小子扎针的手法,好像还真是有一手。 但是! 即便这样。 也不至于让蓉城中医院副院长如此惊讶吧? “王副院长,‘天行九针’是山城贝家的家传绝学,你怎么只看一眼,就如此肯定?” 马继三看到来人,脸色一沉,然后低沉着声音问道。 “所以说,我们中医不能故步自封!必须得多看多学!” 王姓中医显然有些激动,甚至忘记了现场有众多昌城大人物在场,挥着手有些兴奋地自言自语道。 “哼!” 马继三闻言,再也压制不住心中怒火。 眼前这个王副院长从一开始就跟他作对,先是坚持要采用传统的‘望、闻、问、切’来进行诊断。 现在更是当众批他故步自封。 他行医二三十年,手下看过的病患没有一千也有八百,更是大凉山地区有数的中医名家。 结果今天在苏市长这种大人物面前,接二连三被人质疑甚至教训。 “天行九针?那可是山城贝家的家传绝学,我本人虽然没有亲眼见过贝家行针,但也知道贝家年轻一代中,除了贝老先生亲孙女贝微微掌握这种针法之外,还未有第二人掌握。” “王副院长怎么就知道他用的是天行九针?而且行针之人明显就是个男的,难道男女之别还会有错不成?” 马继三质疑地说道。 中医门户之见甚大,这是众所周知的事。 马继三虽然没有直言王副院长所言有误,但是在场学习中医之人都知道他的意思。 “不会有错的。他用的就是‘大泄刺’针法!我前段时间曾在华夏中医论坛亲眼看到过贝海石老先生讲解。‘大泄刺’行针一上两下,平刺推进,主排、泄,对于内热升腾,五行烦躁有奇效。” 王副院长冥顽不灵,继续出声反驳马继三的话。 “一上两下,平刺推进?” 马继三冷笑连连: “嘿嘿。王副院长怕是不知道,他已经对五十多名患者行针了,可惜到现在一人未醒,说不定只是形式而已,等有了结果再说吧。” “噗嗤!” 周围不少人直接笑出来了。 一个毛都没长齐的小子竟然用的是山城贝家的‘天行九针’,就像一个初出茅庐的住院医说他做开颅手术一样可笑。 “王副院长慎言!” 甚至连于有利都皱眉不悦。 他虽是西医大夫,但山城贝家他还是有所耳闻的,院士贝海石更是治学严谨的中医国手。 病房内那个小叶医生行针固然流畅。 但治病救人只看结果,况且还有苏市长等一众昌城官员在前。 如今一人未醒就如此抬举他,一旦救治失败,别人怎么看待昌城医学界? 那可是要惹出大麻烦的! 王副院长接连被马继三和于有利质疑,整个人的心情也慢慢平复下来,甚至开始自我怀疑起来。 ‘或许...是我看错了?’ “叶先生?” 谢中华看着吵得不可开交的昌城医学界大佬们直接傻眼了。 他以为这位叶先生既然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就算不能把五十八名患者全都唤醒,至少能让一个人苏醒吧?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