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患者声嘶力竭的嘶吼,所有人齐齐一震。 待众人循声望去,没想到这第一位病人竟然是一名四五岁的男童。 小孩脸色蜡黄,在一个男人怀中死命挣扎。 小小的身体因为挣扎而浑身大汗,不时的咳嗽涨红了整张小脸,整个人蜷缩着看起来可怜兮兮的。 这时, 赛场指挥适时发言: “问诊,是中医基础中的基础。本场比赛考教医师问诊能力,谁最先完成诊断,谁胜!” “说的简单!” “竟然是儿科?” “哇!这第一场比赛还是有点看头啊!” “这就考验水平了!” 叶准见第一场比赛就这么有看头,不仅微微一笑说道。 秦良羽等人闻言也纷纷点头。 易立见将要诊治的竟然是一个男孩,脸色瞬间就难看下来。 中医古语有言: 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 宁治十妇人,不治一小儿。 妇女之病不好诊治。 其原因是古代儒家伦理占据主导地位,讲究“男女有别”、“男女授受不亲”,而医生又多以男性为主,所以诊治不便。 而儿童得病比妇人更难。 儿童无法清楚表达病情,而且得病容易哭闹,不容易控制情绪,影响辩证。 所以古代儿科又称之为哑科。 比试诊断速度和准度。 谁先能把住患儿的脉象,谁就能占得先机。 ‘佛活一炷香,人活一口气。就算对方是医宗传人,他依旧还是要拿出自己全部的实力,就算不能赢下比试,也要留下点什么!’ 想到这里。 易立率先迎着患儿走了上去。 可是。 很显然。 易立低估了患儿的反抗精神。 或许是现场围观人数众多,再加上本身情绪焦虑,患儿始终在男子怀中翻滚,反复打定主意要和易立玩捉迷藏似的。 无论易立采用什么方式,就是没办法握着患儿的手腕。 时间一长。 易立也是弄的浑身大汗。 抱着患儿的男人眼见自己儿子哭声愈大,甚至隐隐有些沙哑,而易立这么长时间有寸功未建,逐渐不赖烦起来! “你到底行不行啊!” 他一脸焦急地看着易立: “如果不行就赶紧换人!我儿子可不能给你们当试验品用!” 听到孩子父亲的斥责,易立越发紧张起来,可越是如此,越是把不准脉象。 眼见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易立额头逐渐渗出豆大汗珠。 看到这里。 叶准低声说了一句: “估计不行了。” 治疗儿童自然是有一套方法,要么一招控制,要么循循善诱。 这位易立医师显然没有抓住一开始患儿愣神的时间,如今小孩有了防备,只要他不配合,就是握住了手腕,也把不准脉象!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