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不能一厢情愿-《农门福妃名动天下》


    第(2/3)页

    孙广元回答:“三伯娘,我手里现在有三十多两银子,我回家跟我父母借点,买个小院子,独门独户,最好离四季香酒楼近一点。我父母在乡下,不来城里,距离岳父岳母家近一点,以后也能互相帮衬。”

    赵老太点头,“你这样考虑,的确很好。既然要买院子,就买好一点。若是银子不够,去我家里拿。前段时间卖蜂蜜,赚了几十两银子,有闲钱。”

    “三伯娘,你已经帮衬我很多,怎么好再借你钱?”孙广元手里的银子不多,的确不够,但他不好意思借钱。

    赵老太小声说:“这成亲的房子,要像样点,既然买了,就买好点。我家银子放在家里也是放着,是借给你,要写借条的。等你有银子了,再还给我家,也是一样的。

    千万不要客气,咱们农家走出来不容易,唐家是本分的人家,将来你和英娘的孩子,有百草堂孙家和四季香酒坊做靠山,就能够在县城站稳脚跟。

    以后我家孩子来县城,有什么事情,当然也会麻烦你,找你帮忙。咱们这样互相帮助,日子才能越过越好。可别为了面子,不好意思开口。”

    孙广元听到赵老太的话,心里感动,“三伯娘,我记下了,我先打听,看看缺多少银子,到时候定下来,不够,我再问您借。”

    “好,就这么说定了,别不好意思。”赵老太笑呵呵,拍拍孙广元的肩膀,“你以前大跟我家志猛和志勇关系好,我也把你当成侄子看待。家里有困难,不管是干活,还是做事,你都忙前忙后。我心里清楚着呢,你在县城和志光两人好好做事,你爹娘跟你大哥住在一起,离我家也不远,也都能照应到。乡里乡亲的,不就是这样互相帮助,互相扶持,越过越好吗?”

    孙广元最佩服的人,就是赵老太,不光识字,而且还特别明白事理。

    赵家人都很聪明,而且能干,都是三伯母和三伯父的功劳。

    “我记下了,三伯母。”孙广元当然明白这个道理,内心也感激赵老太的帮助和好意。

    回去之后,就开始准备聘礼。

    赵老太把话说出去了,孙广元愿意过来借钱,她就借;如果不来借,她也不会勉强。

    一厢情愿的事情,她不做·!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