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五章 慢慢培养-《腹黑王爷的悍妃》


    第(1/3)页

    挣农户的几个铜板,能够做什么呢?”墨守城对太子妃的才华不太满意。

    实际上,就是要走高端精品路线了。

    媛媛自己在家里,就派了一个丫鬟,按照父亲的原话传给了沈怜。

    这让沈怜大开眼界:不是说你有现代的创意就能够挣钱的,市场需求也要考虑进去。

    墨家需要短时间内看到成果,而不是这种需要慢慢培养的市场。

    古人喜欢的东西,和现代不同。

    大户人家喜欢附庸风雅,制式讲究,沈怜就算是恶补功课,也不能够短时间内了解高端市场。

    不过,沈怜想起蒋越做的“息元丹”在京城销路很好。

    因为它是一种补品,而且确实有效果。

    家具里面有什么东西符合这种路线呢?沈怜以前去过现代的有钱人家,家里的摆件也有留意,可是,水晶、玻璃这种东西,古代只允许当官的使用,品级还有规定。

    那么,只有微观的盆景,或许可以满足需求。

    微观盆景,其实就是在桌上房鱼缸,鱼缸里养一些花花草草。

    古人没有这种东西,不过,沈怜觉得他们肯定感兴趣。

    沈怜说做就做,请来的匠人对这种设计,几乎惊为天人。

    沈怜想了想,就说,“这其实不是我的想法,是李逸文的。

    他是个极其风雅的人,花鸟鱼虫摆在书桌上,岂不是一个小千世界。”

    借用了李逸文的名头,想来李逸文应该不会介意吧。

    这种风雅的事,他应该不会排斥。

    沈怜还是觉得,应该派个人给他解释一下。

    这就是名人效应了。

    要知道,李逸文的风雅之名,那可是绝对得到上流社会认可的。

    他喜欢的歌姬都会身价暴涨,何况是他喜欢的桌面摆件呢?按照现代的规则,借了人家的名字,要给人家代言费的。

    古代没有这个说法,不过,沈怜本着长久合作的打算,决定自己先显示一些诚意,就派了丫鬟给李逸文送去了一笔钱,解释说:“既然用了你的名头,不能白用。

    本宫不是个占便宜的人。”

    古人没有这个概念,李逸文对于这种什么都没干,都有钱拿的事,很是高兴。

    而且,沈怜找了个好理由,这钱拿了不会欠人情。

    摆件的样品送过去以后,墨守城果然很喜欢。

    他也是精通书画的人,而且做木工,从来没想过还可以把一个小小的世界摆在自己书架上。

    只要墨守城喜欢,基本上就意味着可以打开文人的胃口。

    墨守城亲自做了修改,又让家里的精英子弟,把这个微观摆件做得复杂了些,小桥流水人家,流水里面的鱼是活的,人物可以借助流水的力量摆动,很是巧夺天工。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