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三个孩子听爹爹又来信了,高兴的一路小跑过来。宁瑾把信递给秀儿,让她念。 “……敌军战败,大军不日将凯旋回京。我随大军一起回京都,你们暂如往常,等我在京都安顿好,便接你们回京都……” “娘亲,真的要回京都了吗?” “我还记得京都的珍味楼,哪里的饭菜可好吃了。” “还有朱玉轩,有好多好玩的。” …… 秀儿和俊儿还有京都的记忆,两人叽叽喳喳的说京城的事情。柳儿紧紧的抓着宁瑾的衣袖,京都对他来说,是个可怕的地方。 宁瑾把他拉到一边,轻声问:“不想回京都?” 柳儿重重的点头,他记得京都里有个像娘亲但又不是娘亲的人,偷偷用针扎他,还不让他说。 他还记得,那个女人对着祖母辱骂。还记得想要他姓名的两个大汉说,是夫人要他的命的。 他知道,他们口中的夫人,就是那个像娘亲的人。 宁瑾把柳儿抱在怀里,“你有娘亲,有义父,回京都若有人欺负你,告诉娘亲和义父,我们给你撑腰。” “会见到父亲吗?”柳儿又小声问。 宁瑾沉默了一会儿,说:“你想见他吗?” 柳儿早熟,宁瑾即使没有跟他说换妻的事情,他也大致明白一些。七八岁的孩子,其实很多都懂了。宁瑾不想误导他,也不想左右他,一切尊重他的想法。 若柳儿回京都,执意跟着赵修文,那这个儿子她不要也罢。当然,她相信柳儿不会那么做。 柳儿抱着宁瑾的手臂收紧,好似下了很大决心,“我不想见他,我有娘亲和义父。” 宁瑾笑了,她就说,她不可能教出个白眼狼。 “嗯,那我们就不见他。即使见了,就当做没看见。” 柳儿点头。 宁瑾猜到,叶元铮在信中说的在京都安顿好,是指了解了京都的局势。也有可能,等给镇国公洗刷了冤屈,才会接他们回京都。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