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第(2/3)页
说完了,掌柜的又指着那几本药草书道:“草药书籍买的人倒是有,不过也都是靠山的地方买了回去看看,照着上面说的药材上山采药的。真正学医的也不会总是研究这个了。没有个大夫带着,谁敢看药典就抓药呢?要是人人看书就能学成了大夫,那大夫不是都饿死了?”
听到这里苏瑾瑶明白,古代生产力低下,认字的人都不多,确实不会有人没事研究医书和药典的。何况这种书籍本身流通量就小,真正能看懂的人更少了。这也难怪之前安和堂的掌柜的说他们药铺的书籍都是给自己人看的,不卖了。这么一套医书写出来,估计连纸张的钱都卖不出来,多半都是师父传给徒弟的。
由此倒是明白,娘亲留下来的那本医书手札有多么珍贵了。尤其是其中的医术十分精妙,苏瑾瑶才不过是看过几遍就已经有了思路,再看这里的医书简直不值得一看了。
苏瑾瑶索性不打算买医书了,只专心的挑了两本介绍药材的书籍。另外还有一部书是介绍草药的,苏瑾瑶不打算上山采药耽误功夫,也就没打算买。但是无意中翻到后面,看到有几页是介绍蛊的,苏瑾瑶眼睛一亮,把这本书也收到了一起。
然后,苏瑾瑶又转到之前掌柜的介绍的书架前,跳过三字经这类太过简单的书籍,直接去翻后面的诗书。可是一翻之下就是头大,因为这些诗书简直太烂了,勉强还算是合辙押韵而已,几乎找不到可以令人感怀的绝句。
如此说来,倒是还不如之前苏瑾瑶在李家屯换来的那本诗稿写的好呢。
苏瑾瑶又仔细找了一遍,发现就算是写的好的诗文也不如她看过的唐诗宋词优美。尤其是翻看了一本类似于“史记”的书之后才知道,自己穿越的年代是完全架空的,前不接秦汉、后不搭唐宋,也根本就没有李白、杜甫了。
又找了其他的几个书架,更多的则是些杂书。有的是偏趣味的段子集,有的是稍显暧昧的情诗、杂句,还有些江湖趣事、精怪传说,反正是杂七杂八的书籍都有,却没有几个可以让苏瑾瑶入眼的。
苏瑾瑶觉得要是给小城儿看这些书,简直就是误人子弟了。便一本都没选,只拿着之前选好的三本药草书来到了柜台前。又问道:“我再买点笔、墨、纸,掌柜的给拿几支笔来选选吧。”
掌柜的道:“纸、笔都分上、中、下三类,姑娘看看要选哪一类的,我好给你拿来挑选。”
苏瑾瑶不知道这价格和质量如何区分,不过现在虽然是有些钱了,可毕竟小城儿还是初学,也不必就买最好的,便道:“中间价格的给我拿来看看吧。”
掌柜的答应着,取来了宣纸和毛笔。
苏瑾瑶先接过毛笔看了看,羊毫、狼豪、兼毫都有,七八支毛笔分三个型号,最小的当然是些小楷、小篆的,最大号的可以写大字,但也就是写个寸把大的字,写不了对联的那种。
苏瑾瑶便看看笔锋,挑了一只兼毫最小号的,又挑了一支狼豪中号的。小号的她自己用,中号的给小城儿练习写大字。至于笔的质量好不好,要回去泡过了水,开笔之后写写才能知道的。
再看宣纸,苏瑾瑶选了八分银子一刀的。不算是最贵的,但是也不便宜了。这样的纸不晕墨,下笔的手感好,用途也多。写大字或是裁小了记药方都可以。就算是没事的时候写个小日记都挺不错的。
掌柜的见苏瑾瑶挑选毛笔和宣纸的时候不用自己介绍,也不多问,很有主见,便知道这个小姑娘是个懂行的。因此给她算价格的时候也没有高抬价,而是给了很公道的价格,然后还送了苏瑾瑶一瓶墨汁。
苏瑾瑶挺满意的,她就喜欢和实在的人做生意。便道:“我弟弟正在学写字,以后少不了多来几次,掌柜的有什么好书也记得给我留着。”
苏瑾瑶买东西不吝啬,付钱也爽快。算了帐也不讲价钱,立马就给了银子。
掌柜的笑道:“行,再有好的医药书籍都给姑娘你留着。一见姑娘就知道是个有学问的,难不成以后要做个女大夫?我这里可是就缺你这样真正的好主顾呢。有些人自命风雅,看的都是些个放浪小文,说话都是满嘴的浑词浪调,实在让人受不了。”
苏瑾瑶自然管不了别人看什么书,不过那些放浪小文自古就有销路,只要有钱赚好在乎什么风雅?
苏瑾瑶便笑道:“你这里书籍其实不多,若是有机会,我写几本给你送来。若是有销路,可得给我分银子。”
“那是那是。想不到姑娘如此多才,还能写文呢?”掌柜的显得一脸惊讶,继而道:“若是姑娘真心能写,我便去联系书商,让他们分销一下啊,也是一笔好买卖。”
苏瑾瑶刚才那话是半开玩笑半认真的,随口应了一声,便提着东西走了。
出了书坊,苏瑾瑶看看手里提着的东西,又是药材又是笔墨的,可是不少了。不过抬头又见着前面有一家布庄,苏瑾瑶心思一动,便走了进去。
卖布的是个衣着挺素净的老师傅,脖子上还挂着根皮尺,估计是正在剪裁衣服呢。老师傅见苏瑾瑶提着大包小包的进门,就招呼道:“小姑娘这边坐坐,东西先放下,买什么慢慢说。”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