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第(3/3)页

    条件上也写明了,凡是想要来上官办学堂的孩子,不用提前报名,但是要在初十那天带着自家的户籍证明来通过统一的考试。只有考上的孩子才可以进入学堂学习。

    不过,告示后面还写明,来公办学堂读书的孩子不收学费,也会统一安排住处,但是每个月要收二钱银子的伙食费。

    苏瑾瑶算了一下,二钱银子换成铜板的话就是两百四十文,平均每个孩子每天的伙食费要八文钱。这个价钱对乡下穷人家的孩子来说不算便宜了。只要官府拿了这些钱都用在孩子的伙食上,那肯定可以吃的很好的。但如果官府还要故意克扣一些,那恐怕这些孩子们就要吃糠咽菜了。

    而且,这要考试才能入学的规矩听起来合理,但实际上也是(tǐng)奇葩的。试想那些生长在山沟沟里的孩子们,能够得到这个消息就已经不容易了,家里太穷的话也未必就能教得起那每月二钱银子的伙食费。

    更何况,真正穷人家的孩子,可能一家人几辈子都没有一个识字的,还要经过考试才能入学,这门槛也就太高了。估计能够通过的,也都是些乡绅、管事的人家的孩子了。

    不过,这些条件对苏瑾瑶来说都不算事,既然那个路过的客人张大哥给他们这个消息,估计还是会有些好处的。因而苏瑾瑶就打算着,初十那天带小城儿直接过来考试就好了。

    本来今天来这里就是为了问问这考试的是,现在连榜文都看到了,也就安心了。

    苏瑾瑶看时间还早,就记挂着赶紧回家去,再和(chūn)妞商量一下盖房子的细节,明天就可以开始动工了。

    正巧往回走的是时候就路过一间首饰铺,苏瑾瑶想起之前小城儿一直说让她和苏菲儿买点首饰戴,还给过她银子呢。之前去城里都忙着没有时间,索(xìng)就进去看看。

    首饰铺不大,里面东西倒是(tǐng)齐全的。手镯、头钗、戒指、耳坠和项链都有。不过都是金银打造的,没有珍珠、宝石镶嵌的。

    不过那些东西太花哨苏瑾瑶也不怎么喜欢。看了看银耳坠,选了两对小巧的。一对儿是坠着个小树叶样式的;另一对儿就是坠着个小圆球,做工还不错,看着(tǐng)精致的。

    苏瑾瑶问了一下,耳坠的价钱不贵,也就是银子的重量加上个手工费。首饰铺的伙计说,若是有成色好的银子,自己拿来打造首饰也可以。

    苏瑾瑶想了想,还想再给苏菲儿买点东西。可是按理说没成亲的小姑娘是不戴戒指的;没到十五岁也不绾发,不用头钗发簪吧;手镯和项链的样式都太老气了。就问那伙计道:“我姐姐没成亲呢,小姑娘还戴什么首饰啊?”

    伙计看看苏瑾瑶,估计是打量她的衣着气质,好给她介绍东西。然后指着一旁的小架子道:“姑娘看看这边的发夹吧,都是小巧的玩意,别在发间(tǐng)好看的。”

    苏瑾瑶走过去看了看,这些发夹也都是银质的居多,有桃形的,花形的,还有稍微复杂一点的,做出来的小鸟、蝴蝶的翅膀还能轻轻扇动,确实(tǐng)精巧的。

    以苏瑾瑶的眼光,不喜欢太复杂的样式,只要做工好,精致小巧才别致,倒是无关银子的重量。最后选了一对儿小花形状的发夹,梳好了鞭子别在发间,又能拢住头发,又好看。

    付了钱,那伙计还用绒布小口袋把几样东西都装好了,递给了苏瑾瑶。

    这东西也都算是买好了,苏瑾瑶就骑着马往家里赶。因为有马跑的快,在古榆树镇也没有耽搁多少的时间,所以回到屏山村的时候才刚过了晌午。

    苏瑾瑶估计着这个时间(chūn)妞还在小水铺那边,就直接骑马回到家里,把马交给小城儿,让他栓好了喂一喂,她就急忙忙的往小水铺那边去了。

    不过出门前,苏瑾瑶还叮嘱小城儿道:“马栓好了,你别趁着我不在自己偷偷牵出去骑,万一摔了你就遭了。二姐去小水铺那边看看,一会儿就回来,然后就教你骑马。”

    小城儿很听话,连声答应着,栓好了马就去打草,准备回来喂马。

    苏瑾瑶翻过山来到小水铺,远远的就见(chūn)妞和四平在捆柴火。这柴火可是打的不少,都用草绳子打成捆,摞在小水铺的后面,有一人来高,估计就算是天天都生火做饭,也能用上个六、七天。

    苏瑾瑶赶紧跑过去帮忙,对(chūn)妞和四平道:“不用给我准备这么多柴火呀,我还可以让小城儿过来帮忙呢。再说,这些活我也能干。”

    (chūn)妞道:“这两天来的客人都(tǐng)多的,饭菜也都卖了不少,我就琢磨着生意会越来越好了,所以怕你一个人忙不过来,多打点柴火,你也省点劲儿。实在不行,就让你大姐或是小城儿来帮你吧。”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