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第(2/3)页
    听了二栓这话,苏瑾瑶也替他高兴。毕竟在古代,谋生的手段并不多,而且大多数的人家都还是认为守着家里的一亩三分地,老老实实的过(rì)子才是幸福。以前二栓的腿不好,不能干农活,只能靠着赶马车拉客人赚钱,却要把老婆孩子都整天整天的扔在家里,他也是会惦念的。如今二栓的腿好了,当然是最先就想着耕田种地、照顾家了。
    苏瑾瑶就道:“既然这样,那你说说这马车要多少钱,算是我买下来的吧。毕竟你们以后要过(rì)子,也要包地,还要买猪崽和鸡崽,都是要用钱的呀。”
    二栓媳妇就道:“算了,这马车本来也不是新的,小东家你能不嫌弃就好了。我们家院子里打算种菜,马厩也要拆了,马车留在院子里还没地方搁置。这东西一旦闲下来,久久的不用就容易坏掉,送给小东家你正好能用上,你也算是帮我清理出一块地方来呢。”
    二栓也道:“小东家,不瞒你说,我每次腿疾发作去镇上、去城里看病,给大夫的诊金都够买好几辆马车了。可是小东家你给我看了两次就这么大的效果,我送一辆马车给你,其实我还是赚了的。小东家,难不成你是要把马车的银子给我,再跟我算算诊金吗?”
    二栓这句话就完全是说笑了。苏瑾瑶听了也知道这两口子是诚心诚意的要把马车送给自己的,也就没有再推辞。不过,苏瑾瑶又道:“那这样吧,既然你说我看得好,那我就再给你看看吧,争取再一副药就能给你去了病根。”
    “哎,好。”二栓立刻把孩子交给他媳妇,请苏瑾瑶进屋诊脉。
    苏瑾瑶给二栓诊脉之后告诉他,药效很稳定,他还在继续恢复中。也就是说,二栓坚持服药一段时间的话,还会比现在恢复的更好。
    听了这个消息,二栓和他媳妇都激动不已。毕竟是拖了那么多年的顽疾了,而且一旦发作起来就痛苦难当,现在有希望彻底治愈,实在是件令人很兴奋的事(qíng)。
    苏瑾瑶道:“现在的药方不用换,我过几天再路过这里,还会来给他看看的。不过应该也就没事了。”
    “好好,真是谢谢小东家了。实在没有想到,小东家你居然还是个大夫。不,不只是大夫,简直是神医。”二栓媳妇特别开心,直接赞苏瑾瑶是神医了。
    可是听了这个称呼,苏瑾瑶想了想,道:“其实我还想摆脱你们,不要把腿疾是谁诊治的说出去。一来这是我们家的偏方,也算是秘方,不想轻易示人;二来,我不以行医为生,可若是上门求医的人太多,我还能见死不救吗?”
    听了苏瑾瑶的话,二栓和他媳妇赶紧点头道:“小东家你放心吧,我们不会说出去的。既然是你们家的秘方,那理应是该保密的。”
    如今,二栓的腿疾也算是治好了,苏瑾瑶便准备离开了。二栓和他媳妇把苏瑾瑶送到了门口。
    苏瑾瑶就道:“那马车我也就带走了。一码归一码,我也要谢谢你们马车相赠。今后若是你们还有需要,可以去找我要回来的,借用也可以。对了,如果你们真的养了鸡和猪,不如就把猪(ròu)先卖给我吧。和市价一样的,我都要了。”
    “啊?小东家你还经营饭馆呢?”二栓只知道苏瑾瑶经常往城里跑,每次都好像是很赚钱的样子,花钱也都很大方。可是他不知道苏瑾瑶还经营饭馆,这么看来,这小东家家里应该是屏山村的富户吧。
    可是一想又觉得不对啊,二栓给苏瑾瑶送棉被的那次,分明看到苏家那破房子简直是四处透风的,如今怎么还要买猪(ròu)呢?
    苏瑾瑶就笑道:“嗯,有个小饭馆,不过是窝在山里头,所以外人都不知道罢了。而且我们村儿(tǐng)穷的,养猪的人家都不舍得杀猪吃,要留着过年的。偶尔一户人家杀猪了,一头猪全村的人家分分,也就没有多少了。我那小饭馆都是卖素菜,要是到镇子去买(ròu)也太不划算了。所以啊,要是你们家养的猪要卖,我就都买下来了。”
    听苏瑾瑶说他们家的小饭馆是窝在山里头的二栓夫妇就楞了一下。都听说大饭馆开在大城镇里,可没听说还有把饭馆窝在山里头的。可是,听苏瑾瑶那口气,竟然还要买那么多的猪(ròu),这饭馆的客人肯定不少吧。
    二栓媳妇倒是反应的快,也是觉得不管人家的饭馆开在哪里,反正自家的猪崽还没买,可是大猪都不愁卖了,这是多好的事呢。就连声答应道:“那敢(qíng)好,等我们家抓了猪崽,好好的养出几头大肥猪,就给小东家你送去。”
    “行,我时常从这边路过,就算是不来你们家,也能看见王大叔。要是真的有什么事,你们让王大叔带个话就行了。”苏瑾瑶说完,上了马车赶着大黑马回家去了。
    有了这么一辆马车,以后不管是买东西还是卖东西,可都是方便多了。苏瑾瑶甚至还想着,等到新房子盖好了之后,这马车拉着全家的人到镇上去挑选家具呢。
    到时候,小城儿喜欢啥、苏菲儿看中了啥,都买下来。爹虽然腿不能动,可是他坐着看风景还是行的。有马车拉着他去镇上散心,爹一定会很高兴吧。
    心中的打算越来越好,苏瑾瑶的笑容也越来越大。仿佛赶着马车往前走的不是乡间的土路,而是他们苏家人的希望之路。
    有马厩是比走路快多了,苏瑾瑶跑了一趟小张村也没用去多少的时间,回到家里,小城儿还没去小水铺那边,见苏瑾瑶把马车又拉回来了,好奇的问道:“二姐,那户人家没在家?”
    “在啊。不过,马车以后就是咱们家的了。他们把马车送给我了。”苏瑾瑶说完,又道:“来,帮二姐把车解下来吧。以后啊,咱们家有了马车,出门到哪儿都方便了。我都想好了,新房子一盖好,咱们就全家坐上马车去镇上挑选家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