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第(3/3)页
    苏瑾瑶和(chūn)妞都没想到,这王家二小子竟然这么好说话。本来看着王家这(qíng)况,苏瑾瑶还想着如果他爹******提出要钱的话,她还能多给点。毕竟他们王家的羊借来能背砖,就是帮了苏家(tǐng)大的忙,多给点钱也是应该的。
    但是现在一个王家的二小子都这么大方,苏瑾瑶和(chūn)妞对视一眼,都有些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王家二小子又问:“李家四婶子,这羊啥时候用啊?用不用我把羊给你家牵过去,还是我帮你赶着走一天?”
    啥时候用?(chūn)妞看向了苏瑾瑶。
    苏瑾瑶便道:“明天或是后天吧。我们一早就要用,是借用山羊往山上背点土砖,不过可能要用好几天。你真的不用和你爹商量一下吗?”
    二小子摇摇头道:“没事,我能做主。要是你们用我赶羊的话,我也能去,不过得带上我弟弟。”
    苏瑾瑶点点头,道:“那就谢谢你了。如果用你的话,我叫我家小城儿来叫你吧。”
    “行。”二小子很爽快的就答应了。
    苏瑾瑶和(chūn)妞再没有别的事了,只得往下一家走去。苏瑾瑶原本以为小城儿是个很懂事又聪明的孩子,如今见着王家的二小子,他应该也是和小城儿差不多的年纪,竟然也这样的懂事。难道真的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
    (chūn)妞也松了口气,道:“早就听说王家人好说话,看来还是真的。”
    苏瑾瑶听了就是一笑,道:“也不是姓王的都好说话吧。咱们村儿有几乎王姓的人家就不怎么样。”
    (chūn)妞一怔,就想起了苏瑾瑶的三婶柳王氏,又想起了王大夫和王秋红。便笑了,道:“这一户王家和另外的一户不是同一个本家。那个是王大富家那一脉的,这家好像是王大山家一脉的。一家富、一家穷,这差别就看得清清楚楚的。”
    苏瑾瑶点点头,问道:“下一户人家要是也这么好说话就好了。”
    (chūn)妞撇撇嘴,道:“也许还被你猜着了,下一户人家还真是好说话。”说完,(chūn)妞撇了撇嘴。那样子,一看就知道说的是反话。
    一边走,(chūn)妞就给苏瑾瑶介绍道:“这户人家姓周,咱们村就这么一户人家姓周,原本是两个儿子、两个闺女的。听说周家大闺女早些年跟个外乡的男人跑了,周家人好长时间都抬不起头来。再后来老周家的老两口过世了,二闺女也嫁到外村再也没回来,周家就剩下两个儿子了。一个到现在还打着光棍,另一个倒是过得还不错,但是从不管他弟弟。咱们要去的就是这个周大家,他趁着爹娘去世了,两个姐姐也不在家,就把房子、地和老两口留下的家底都占去了。有了点钱就好娶媳妇,所以他们家养了猪和鸡,去年媳妇给他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怕(nǎi)不够吃,才又养了两只母山羊。”
    苏瑾瑶听了,嘴角抽了抽,觉得这周大人品也真是不怎么样。父母都不在了,两个姐姐又不在家,按理说兄弟之间更应该相依为命的过(rì)子啊。要是兄弟两个心往一处使,估计这(rì)子还能过得更红火。现在他倒是娶了媳妇又有了孩子,可是把他弟弟扔在一边不管了。
    不过,这也是别人家的事,苏瑾瑶也就是听着当个(rè)闹了,也没有心思去管。就是知道这家人的(qíng)况,她一会儿开口借山羊的时候,也好找对话题。
    (chūn)妞又道:“不过我觉得这周大也能好说话。他家的羊也是为了给他两个儿子吃(nǎi)的,现在儿子都一岁了,也不怎么吃(nǎi)了。再说羊(nǎi)也不是一直都有的,现在母羊不产(nǎi),还得吃草喂料,你说牵了羊去干活,回头给他加两顿精料,他一准就能同意了。”
    苏瑾瑶点点头道:“这样的人,确实也‘好说话’,只要有好处,就什么事都好办。”
    “嗯,前面就到了。我去敲门。”(chūn)妞说着,朝前面一指。两个人就来到了一户人家大门外。
    这周大家也不是很富裕的样子,本来是三间房的院子中间还用土坯隔开一间出去了。不用想也知道,那隔开的另一间应该就是周二家。
    (chūn)妞走到门口敲敲门,叫道:“周家嫂子,我是(chūn)妞,找你有点事。”
    “哎,来了。”一个年轻女人脆生生的嗓音回答着,然后就见一个二十来岁,(shēn)形(jiāo)小的女子走了出来。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