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时空寻夫:农女有田不愁嫁》
            
            
            
                
    第(2/3)页
    苏瑾瑶掏出钱来递过去,对方伸手来接的时候,是一只修长白皙、骨节分明的大手。
    但这只手满是细小的伤口,虎口处的伤口还露着鲜红的血(ròu),没有结痂,应该是刚刚割破不久的。
    苏瑾瑶好这人的手怎么伤成这样,随意抬眸看了一眼,而这年轻人也正好抬眸看她。
    两人的视线微微一对,苏瑾瑶才看清这个年轻人二十左右岁的年纪,长得还颇为俊秀。
    “姑娘,这把伞送给你吧。冬季的雨寒气重,有把伞带在(shēn)边,不要淋雨受凉了。”说完,年轻男子将手又收了回来,没有接苏瑾瑶的那二十个铜板。
    苏瑾瑶一怔,低头看看自己,并没有什么破绽啊。
    而且她的(shēn)材普通女子略高,到了南方更显得清瘦高挑,加一双眼睛神采烁烁,而且周(shēn)的气度非凡,所以几乎从未有人怀疑过她是女扮男装。
    年轻男子微微一笑,道:“姑娘不用看了,你衣着、步态、气质都全无破绽。可我还一眼看穿了,我自己也不知道是因为什么。或许是我精于手工,对于细小的例更容易分辨,所以才觉得你的(shēn)形不是男子吧。”
    苏瑾瑶听了点点头一笑,没有说什么,却是俯(shēn)把那二十个铜板放在了摊子,撑了油纸伞,转(shēn)离开了。
    但是走了几步,苏瑾瑶又回头道:“三七粉可以止血,买一点装在瓶子里,有伤口立即撒好。很方便。”
    说完,苏瑾瑶便漫步消失在细细的雨幕之后。
    那年轻人怔怔的看着雨幕后清瘦修长的背影,不由得勾唇一笑。又看了看自己满是血口的伤口,从怀拿出一瓶药膏,用指尖蘸了一点逐一涂抹,伤口很快愈合结痂了。
    转而,他又飞快的收了摊子,把那些竹制的器皿用席子一卷往隔壁的铺子门口一放,只拿起一把素面的大号油纸伞,撑起来走入雨。
    过了一阵子,隔壁的铺子里走出一个伙计,看到一堆竹制的篮子、筐子,油纸伞堆在门口,便吆喝道:“喂,谁的东西搁在这儿了?不拿走扔了?”
    .吃面,加双份牛(ròu)
    苏瑾瑶撑着油纸伞在这广昌城里随意的走着。(&¥)
    因为下雨的缘故,街已经看不见行人了。偶尔有人经过,也是脚步匆匆的跑过去。
    店铺虽然还都开着,但也是门庭冷落,显出一种无奈的萧条景色。
    苏瑾瑶经过一间间店铺,最后来到了一间面馆前面。
    这间铺子实在不大,小厅里只放了三张桌子,而且是那种只能容两个人对坐的小桌。
    但里面客人倒是不少,三张桌子坐了四个人。这座率还真高。
    苏瑾瑶本来有点饿了,见到后厨冒出蒸蒸的(rè)气,嗅到一股老汤熬煮的牛(ròu)味儿,不由得收了伞,朝店里走去。
    也正好有一桌的客人吃好了,放下碗筷搁下几枚铜板,叫了一声:“老板娘,收钱。”然后便起(shēn)走了。
    后厨脆生生地答应了一声,随即有一个四十来岁的妇人从里面出来。走路的时候脚步带着风,一看是个精明利落的女人。
    这妇人一边麻利的收起桌的铜板和碗筷,一边招呼苏瑾瑶道:“小哥这边坐,店里狭小。但我家的面是老汤熬煮的,绝对的够味儿。这冷天(yīn)雨,喝一碗老汤牛(ròu)面,最是暖(shēn)子。”
    苏瑾瑶笑着点点头,道:“那来一碗面。”
    老板娘听苏瑾瑶开口说话,似乎觉得这是女音。又瞄了苏瑾瑶一眼,抿嘴一笑,似乎是明白了。然后又问道:“加(ròu)吗?八钱加两大块牛(ròu)。”
    “行。”苏瑾瑶又点点头,也没有拒绝。
    老板娘答应着,端着撤下去的碗盘刚要转(shēn)。门口又传来一个声音:“老板娘,一碗老汤牛(ròu)面,加(ròu)。”
    苏瑾瑶听着声音耳熟,视线一转看到了一把熟悉的油纸伞。伞一收,正是那个做伞的年轻小工匠。
    那小工匠也朝里面看,看到其他的桌都是满座,便径直朝苏瑾瑶走过来,自然的坐下,笑着道:“客官,真是好巧。”
    苏瑾瑶可不觉得这是巧,只是微微点头,没有说什么。
    小工匠见苏瑾瑶不吭声,也没有再搭话,而是伸手拿起桌的水壶,倒了一杯(rè)水。
    端着水杯看了看,小工匠才将杯子放在苏瑾瑶的面前,道:“杯子和水都干净。”原来他看那水杯,是为了这个。
    苏瑾瑶不得已,说了声“谢谢”,但是杯子放在面前却没有动。
    等了好一会儿,面才被端来。
    老板娘把面分别放在苏瑾瑶和那小工匠的面前,道:“抱歉了二位,我家当家的今天去收牛了,店里我一个人忙活,慢了。”
    苏瑾瑶随口应了一声,拿起筷子准备吃面。
    对面的小工匠却赞了一声:“老板娘,好刀法呀。你这牛(ròu)切的真好,大小不差一分,实在是匀称。”
    听他这么一说,苏瑾瑶才注意到,两个人的碗里都摆着两块四四方方的牛(ròu),还真是大小均匀,不见谁的大了、谁的小了。
    老板娘一听也是笑了,道:“小馆子做面、切(ròu),天天都摆弄的玩意,那叫什么刀法呢。是怕客人亏了,所以都是尽量一样的大小。”
    小工匠挑起大拇指,又赞了一声,这才低头吃起面来。
    苏瑾瑶和他坐在对面,只是慢慢的先喝汤。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