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把吴伯宗搞下来-《调教大明》
            
            
            
                
    第(3/3)页
    他弹劾吴伯宗,似乎是为了报仇。
    不过他还有个更敏感的身份,那就是胡惟庸的侄女婿。
    所以,胡惟庸也摆脱不了指使李佑的嫌疑。
    然后兵部侍郎丁斌,也是丁赋的亲哥哥,也出来说吴伯伦在乡试之前,就曾给某些人做“特殊辅导”,违背科举的公平性。
    所谓的“特殊辅导”其实就是有些学生比较好学,下课还不走,留在那里问吴伯宗关于地理的问题。
    吴伯宗自己也比较喜欢,所以就经常跟他们讨论到很晚,废寝忘食。
    其实这恰恰说明了吴伯宗是个倾囊相授的负责老师,肯钻研的好官员。
    不过到了丁斌嘴里就完全变了样。
    老朱沉着脸听完,问吴伯宗:“你有什么解释的吗?”
    要不是朱柏提前知道老朱在演戏,几乎都要以为老朱真的信了。
    吴伯宗出列,淡然回答:“臣不曾结党,只是按规矩惩罚不遵守皇上亲自颁布的‘国子监十条’的学生。被惩罚的人里面,有平民百姓,也有官宦后代,所以不知道李大人说的‘打压’是什么意思。臣确实单独回答某个学生的问题。不过学生问夫子问题,本来就是自己一个个来。有些学生好学,愿意留下来听臣回答。有些学生不好学,不愿意听,先走了,臣也不能强制他们留下来。”
    朱柏暗暗喝彩:漂亮!不愧是老朱钦点的第一个状元。
    胡惟庸出列:“皇上,吴伯宗藐视皇权,曾多次私下表达对朝政的不满,不惩戒不足以正朝纲。况且其父亲和堂兄都曾在元朝任官,定对前朝多有留恋,这样的人留在国子监,教坏学生。”
    这个话就比较阴险了。
    很多话都可以扭曲成“不满”。
    或许吴伯宗当时只是说“我觉得这样更为妥当”。
    关键吴伯宗不仅仅有在元朝任官职的父亲和堂兄,还有加入文天祥幕府的亲哥哥。
    而且老朱都承认了元朝的正统性。
    本朝建朝不过十年,不夸张地说,文武百官里十个有七八个都在前朝任过职。
    也正是因为他们在前朝任过职,所以才有能力有经验在新朝任职。
    拿这个打击吴伯宗,牵连无数,而且很阴险。
    胡惟庸最近的风头太盛,大家害怕自己要是急切地跳出来帮吴伯宗说话,就正好应了那个“结党”的弹劾,救人不成反被连累。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