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黄巾息,大乱起。-《随机位面大穿越》
第(2/3)页
“放!”
负责指挥的将领大喊道。
嗖嗖嗖!!!
一震箭声过后,紧接着就见常山郡东方忽然燃烧起了一道火墙,火墙迅速蔓延了开来,将那四处逃散的黄巾军给包围在了其中。
“喝!投降不杀!”
“不想死的都给我蹲在地上!”
“逃跑者杀无赦!”
“放下手中的武器!”
在军阵的呼和声中,又有高达五千多黄巾贼被杀,四万多黄巾贼被俘虏,其它的则是拼着命逃出了火墙的包围向着四周逃散了出去,此战常山郡大获全胜!
战后收编俘虏,这些俘虏按照逃难来的那些流民一般,硬生生被当地吸收了进去。
当然,他们要做的第一件事,首先就是建设当地。
别看这些俘虏明面上是黄巾军,实际上都是拖家带口的底层草民,这其中男女老少都有,不过壮劳力仅有一万多人而已,其它的几乎都是些老弱妇孺。
不过有老弱妇孺总比没有的好,至少这些人可以挑挑水,种种地,养养蚕,织织布,养养鸡,放放羊……毕竟生命不息,劳动不止吗。
常山郡这边大获全胜,一举击败了八万黄巾贼着实是让朝廷方面大喜过望,再加上冀州距离洛阳不算太远,灵帝更是为此犟上了网易千匹骏马,千把钢刀,和千套铠甲,不过这些东西王毅在得到欧便全部废物利用了,均码被他扔到田地里去做农活,钢刀铠甲则是化作了铁水重新铸造,毕竟朝廷的东西放在常山郡来那着实在是不够看的。
常山郡在这一战后也算是在整个天下展露了一番头角,让周边的州郡不敢轻视,黄巾贼们也知道了常山郡不好惹,自此之后也没黄巾贼敢来这里撒野了,趁着这番时机,常山郡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领地也大大扩增,将周围的荒地,小村落纳入了其中。
而外界则一直处于战争动乱阶段,这场后世称之为黄巾之乱的起义战争从184年2月开始,一直到本年11月,历时九个月,终于在大汉朝廷不惜余力的手段下给扑灭。
不过虽然黄巾之乱被扑灭了,但这只是令汉朝动乱的一颗小火苗而已,要不了多久,朝廷内为了避免黄巾之乱的再现,就会有汉室宗亲提出州牧制,让天下的宗亲分散四处,为皇帝管理天下。
简单来说就是政权割据,自成一方诸侯。
不过在见到黄巾之乱差点让帝都沦陷的恐怖后,灵帝是真的被吓破了胆,没怎么考虑便通过了那个提议,然后天下间刘姓宗亲就开始了分封各处。
比如认了刘备大侄子的刘焉,就跑到益州当了州牧,刘表去了荆州,刘繇当了扬州牧,还有幽州那边,刘虞当仁不让。
当然他逃脱不了以后难逃被公孙瓒砍死的命运。
大量汉室的宗亲成了州牧,却也不能让那些立了功的功臣寒心,所以平定黄巾的第一功臣皇甫嵩成了冀州牧,别的功臣也各有封赏。
朝天也曾让王毅去更好的地方发展,而王毅则是回拒了。
王毅的领地则丝毫没有动,依旧是稳如泰山一般坐落在那,不过却没有人敢去打主意,哪怕皇甫嵩现在成立冀州牧也不敢对常山郡打一点心思,那常山郡的水实在是太深了。
除此之外,袁绍被大将军何进招募,在京城统帅左右羽林军,曹操则成了济南相,和王毅的官职一同,相当于一郡太守,而,刘备就一般般了,仅仅是混了个安喜县尉的官,换算到现在也就相当于现在的县公安局长……
当时关羽和张飞在得知自己拼死拼活,却只让大哥混了个县公安局长,这让两人心里很不是滋味,时不时就会琢磨,自己是不是跟错人了?如果当时没有选择离开而是跟随在王毅的左右自己等人是不是就不是如今的现状了?
他们在常山郡待了两年多,虽然在那受了不少罪,但却也见识到了那里的繁荣和日新月异的发展。
在那里没有压迫,没有不公,没有各种黑暗,完全就是人间乐土,世外桃源。
在那里,哪怕只当个逃难的百姓都能过的很幸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