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中医的困境-《国手:从坐堂中医开始》
第(2/3)页
4、理化检查指标处于临界值、但尚未达到疾病诊断标准者,即疾病的易患人群。
5、慢性疾病稳定期,需要控制延缓发展,以及预防疾病并发症者。
6、疾病已痊愈,但需要预防复发者,或者大病初愈、大手术后身体虚弱,需要进一步调养康复者。
杨主任见张景看得还挺仔细,不禁微微一笑:“小老乡,你可别被这些表象所蒙蔽。”
“表象?”张景有点没听明白。
“对啊,这些介绍都是宣传用的,说白了,就是应付上级领导检查充当门面的。事实上,治未病中心本质上就是一个体检中心。”
“体验中心?”张景不禁更加好奇了。
“没错,这个地方前身本来就是体验中心。然后加了个中医体质辨识室而已,而我就被派在这个中医体质辨识室里上班。”
杨主任一边说着,一边把张景带到自己的办公室。
张景进门一瞧,发现里面除了诊桌诊椅外,还有一台看着像电脑却又不是电脑的仪器。
走近一看,只见上面写着中医体质辨识仪几个字。
于是诧异地问道:“杨主任,您这里直接就用这个仪器来辨别体质吗?”
杨主任苦笑道:“可不咋的,所以刚刚我才说,我在这里是个闲职啊。辨别体质一般都是由来体检的人自行操作完成的,有的甚至当成一种电脑娱乐了,你说可笑不可笑?”
张景听完,不禁忿忿不平道:“这种地方还需要安排您这个级别的专家来亲自当班吗,未免也太大才小用了吧!”
“唉!一言难尽啊,怪只怪中医在医院里太没有发言权了。”杨主任叹了口气,然后又摇了摇头。
张景突然心念一动,问道:“对了,杨主任,您对于中医目前遇到的困境怎么看?”
杨主任略一沉思,然后缓缓说道:“我觉得中医最大的问题,就是中医人才的凋零,因为真正的中医实在太少。今天你应该也看到了,作为县中医最大的聚集地,县中医院里其实是很名不副实的。”
“医院里面虽然大部分都是挂着中医或中西医结合的职称,但是根本就不算是真中医。别说是用中医方法去看病了,就连听你讲一堂中医临床经验的分享课都费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