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章 将来,是属于年轻人的-《苏联英雄》


    第(2/3)页

    希特勒认为绝对没有理由说明德国有义务也用这个富饶地区的产品来养活俄国人民,俄国人今后的年头将是非常难过的,德国人蓄意策划要把数以百万计的俄国人饿死!

    在上个月,管理着第三帝国经济大权的胖子戈林也做出了计划,比希特勒的方案要详细的多:他的东方经济工作处发出指令,决不可把俄国南部黑土地带的剩余粮食运给工业地区的苏联人民,反正那里的工业是要破坏的。这些地区的工人及其家属就只能等着饿死——或者,如果他们能够的活,就移居到西伯利亚去,必须把俄国生产的大量粮食运给德国人民!

    工业战略区如果企图从黑土地带输送剩余粮食来使那里的居民免于饿死,那

    欧洲的供应受到影响,就会削弱德国在战争中的持久国和欧洲的抵抗封锁的力量。

    戈林要求将来的东欧统治机构必须清楚而完全地了解这一点:整个东欧只需要为优秀的德国人服务,劣等民族需要从地球上消灭。

    是否有什么德国人、即使是一个德国人,曾经抗议过这个计划中的残酷行动,这个经过深思熟虑的、要把成百万人饿死的计划?

    没有什么人反对——连一些将领反对《政治委员命令》那样的事情也没有发生。

    “这个计划不仅仅是像希特勒、戈林、希姆莱和罗森堡之流的神志错乱的疯子的狂妄、邪恶的空想,德国官员忙着把一些数字加起来,撰写备忘录,冷酷计划对几百万人的屠杀。这一次是用饿死的方法来消灭俄罗斯民族,将来还会有更快、更厉害的办法屠杀几百上千万人的计划!”

    林俊以前一贯认为自己只会对敌人的军队产生足够的仇恨,但现在那个观念已经开始发生转变:战争,不是军事友好访问团!只将目标放在一定的范围内显然不现实,全面战争需要消灭的就是对手的一切,不仅仅是军队,还有对手意识形态和军队的基础——人口!

    希特勒显然要将那种极端的思维发挥到极致,那自己需要如何面对呢?

    亚历山大和别尔津也不是省油的灯,这些强力措施不需要林俊这样的军事统帅去费心思——到时那些纳粹官员就别想活着了,既然他们想着如何消灭自己,那就要有战争失败后自己也被处理的意识。既然他们认为苏联没有参加《海牙公约》,德国就可以肆意而为,那就该让德国人明白“不讲人道主义”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下午三点,林俊先期离开内务部,回家换身衣服。过会他就要前往克里姆林宫,一场盛大的庆功宴正在等着他。

    克里姆林宫宴会厅,中央政治局常委们都已经抵达,苏维埃在莫斯科的所有高级将领也基本在——林俊一手策划的空袭行动对苏联战略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让苏联与德国的博弈中占据了一个很有利的位置。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