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三章 谁上去谁完蛋-《苏联英雄》
第(2/3)页
这是把三个科目的初步试飞一次性进行。所有试飞参与人员对总设计师和首席试飞员同志都是充满信心地。远在莫斯科茹科夫的“幽灵”也让高尔基的团队增加了信心----伊--20的发动机:动力强劲的DP-1-2发动机只给“幽灵”试验造成些小麻烦。还没出现使用寿命期内起火、爆炸这一类无法预料的事故。
上午9点40分。伊留申科进入机舱。在机械师帮助下穿上降落伞背包----万一飞机在高速状态时出现不可逆转的情况。他得要先把飞机倒过来才能跳伞。不然非常有可能撞上尾翼部分。
就在刚才。波利卡尔波夫告诉了伊留申科关于将来可能装备伊--20和“幽灵”的新型逃生座椅的试验情况。那个项目由波利卡尔波夫负责的设计局的一个下属研究小组负责:情况很糟糕!
“上次副统帅提过我们要在高速飞机逃生座椅研究上使用火箭技术。靠橡皮筋和压缩空气是死胡同。可现在那几位同志还短时间内没办法拿出可靠的设计。”波利卡尔波夫有点无奈。
“听说了。让同志们要抓紧时间补上七号机库的大窟窿。不然等过两个月下雨就惨了!呵呵。”伊留申科说的很轻松。他的心中几乎没考虑过自己的安危。只想着如何尽快完成所有试飞科目。
弹射座椅。一个全新的科目。不过这会苏联的研究情况并不怎么顺利: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战各航空大国就开始为作战飞机的飞行员配备降落伞。但随着飞机速度增大。飞行员爬出座舱跳伞日益困难。这会战斗机的时速已普遍提高到600公里以上。飞行员跳伞要冒着被强风吹倒或被刮撞到飞机尾翼上的危险。
在超过500公里的时速下。人一出机舱就会被往后吹。撞上尾翼那就是九死一生!
根据情报部门得到的消息。另一边的德国很早就开始了对能把飞行员弹射出机舱的座椅的研究:在1938年德国曾试验过橡皮筋动力的弹射座椅。但未达到实用要求。前年春天德国又研制了以压缩空气为动力的弹射座椅。不过性能也似乎还不够理想。至少战争中就没见过哪个型号的德国飞机装备有弹射座椅。
去年年初苏联也根据情报搞过压缩空气弹射座椅的实验。不过结局是毁灭性的----第一次实验就来了个“椅毁人亡”。幸好使用的是假人----座椅爆炸了!压缩空气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不仅仅座椅四分五裂。假人都给炸成了几大节!
战争开始后。苏联空军的弹射座椅研究不得不暂停了下来。但随着“幽灵”和伊-20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空军对于弹射座椅的需求变得非常迫切。副统帅在得知曾经的弹射座椅研究后。直接拍板----使用火箭动力。其它一切免谈!
技术员们速度超快。把压缩空气换成了自制火箭。不过第一次使用假人的实验同那次“椅毁人亡”事故也差不多!
他们在机库里进行试验。在地面上接了个牢固的地桩。用一根钢丝绳连着椅子。免的撞上机库顶。然后在座椅上绑了个重80公斤的假人。电子点火---随着电源接通。“嘭“的一声巨响加上火箭点燃后的烟雾腾腾。场面蔚为壮观!最后极短时间内又是一声什么东西被撞坏的巨响!
等烟雾渐渐散去。所有人发现座椅竟然不见了!
当时设计局二号试飞员图科列夫少校就在现场。看到这一幕后愣愣的转头对身边人说:“打死我也不坐这个危险的炸弹!”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