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话说太满,无奈打脸-《天王的逆袭》


    第(2/3)页

    杨文忠说:“你说的没错,我们阅读网的志愿,便是要将这样的大众思维扭转过来。天道酬勤,作家不应该成为穷酸的代名词。”

    方婷立马接道:“那杨总能为我们简单讲解下这个行业吗?毕竟这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比较神秘的。我们也都想了解下,为什么这一行业,能发展的这么迅速。”

    “当然可以,”杨文忠道:“首先,国家鼓励是大环境,正是因为股价鼓励,所以华夏下到刚学会认字,上到八十岁老人,都会看。他们不会把网络文学当成忌讳的东西来看待,所以国家的大环境是关键。”

    方婷点了点头。这样的官方话语,倒也四平八稳。

    “其次是就是市场潜力,对于小说,所有人都有这样的阅读需要。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市场潜力,才会有吸引如此多的人加入这个行列中来。”

    方婷道:“我们都知道,前段时间,我们国家的领导人公开讲话,并发出声明,优先发展教育和文化产业。这对我们网络文学有没有影响呢?”

    这便是方婷今天的任务,宣扬领导人的思想,从社会各个行业,各个角度。

    杨文忠似乎早有腹稿,不假思索的回答,“影响肯定是有的,而且还是利好的。网络文学归根结底,还是属于文化产业。现在国家对这样的新文化大力的支持,必然会吸引更多的年轻人从事这一行,这也是我们所希望看到的。”

    “加入行业的人多了,那是不是意味着竞争也大起来了?”

    “这是肯定的。但一个行业要发展,必然是优胜劣汰,不断前进的。所以我们很欢迎的挑战,因为只有在不断的挑战中,我们才会知道我们哪儿做的还不够好,哪儿需要更新。”

    方婷微微一笑道:“虽然只接触了这么一会儿,但我能感受到杨总那股子不服输的劲儿。”

    “这么大的市场,应该竞争很激烈吧?我们阅读网又是如何操的,最终让阅读网从全国的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呢?”

    杨文忠道:“现在我们行业主要还是采取工作室制度和作者制度两种方式,当然,大部分其实是两种制度同时用。包括我们阅读网,也有着目前全国最强的一支工作室。”

    “现在华夏大部分流量都集中在四家网站,这还是几年前误打误撞,刚好我们国家在发放文化类资质证书。由于网站数量少,所以很多想入行的人便成立了工作室,我们现在市场上百分之八十五的书,都是由工作室提供的。”

    方婷认真聆听,这些信息虽然她也能查资料知道,但查资料跟现在从杨文忠嘴里说出来,感觉孑然不同。

    “我注意到一个词,误打误撞。在国家对文化行业处于试水的时候,得到了办理这类文化产业的资质,不得不说是一种得天独厚的运气。”

    “可不是吗!当时可把我乐坏了。不过做这个光有运气是不行的,哪怕是我们四家网站,也有因经营理念和模式陈旧,而经营不下去的。”

    方婷对这个信息是不知道的,瞬间便来了兴趣。

    “哦!杨总方便说说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