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当众羞辱-《重生之铁腕》


    第(2/3)页

    他第一时间打电话向刘常清表达了感谢。

    赵长天知道,市委组织部这次到昌县考察常务副县长人选,共考察了两个人选,自己和刘云飞。

    市委常委会上,在刘常清的争取下,自己的常务副县长任命才获得通过。

    与此同时,刘常清放弃了另一个空缺出来的副县长位置的争夺,让给了唐庆天推荐的人选。

    这也是刘常清和唐庆天在当前严峻的抗旱形式下,两个人不得不彼此妥协,以免影响到抗旱大局。

    由于旱情愈发的严重,赵长天没有举行任何庆祝轰动,甚至他在接受完任命之后,就匆忙的又回到了抗旱前线,继续指导抗旱工作。

    其后的几天里,赵长天的心情已经比起以前好了许多。

    一是因为他在仕途上终于又小小的前进了一步,真正进入到了昌县的权力核心,这对他来说意义重大。

    二是旱情结束的日子已经指日可待,这热死人的天气就要过去,在他的努力下,昌县今年的农业损失会减少很多。

    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奋战在各个乡村,赵长天真正的被昌县广大民众熟知、认可。

    人们都知道,有这样一个年轻的副县长,他的名字叫赵长天,他会经常出现在各个乡村。

    这个副县长去年秋天曾经带领着他们把水果卖出了一个好价钱,很多家庭的收入都因此大幅度提高。

    这个副县长曾经预测到了今年会发生旱情,他不惜得罪很多人、冒着丢掉官帽子的风险也要储水。

    这个副县长在旱情最严重的时候深入到各个乡村、到田间地头和大家伙一起疏通沟渠,不分白天黑夜的和大家生活在一起。

    在老百姓看来,这个年轻的副县长与其它官员不同,他是真的发自内心的要为老百姓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而且,他也做到了。

    农民们在忙碌的抗旱行动中,时常的会聊起这位赵县长,聊他在大河镇的那些经历,聊他当上副县长之后的很多事迹。

    不知不觉,随着不断的谈论,人们开始以‘我们的赵县长’来谈论这位年轻的副县长。

    只有一个地方例外,那就是大河镇,那里的老百姓依然习惯于用‘我们的赵***’来谈论赵长天。

    在他们心目中,无论赵长天的官做得有多大,都永远是他们心目中的那个带领他们走向富裕、惩治贪官的赵***。

    对于赵长天在民间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张子兰深有感触,她有一次下乡指导工作时,亲耳听到过几个农民谈论。

    “我们赵县长不知道什么时候还来我们村,上次,赵县长住我家,盖了一床旧被子。这回,我老婆做了一床新被子,等我们赵县长再来的时候,就可以盖新被子了。”

    “我家里的母鸡这几天下了几个蛋,我攒了起来没吃,等我们赵县长来,我把鸡蛋送你们家去,给他炖鸡蛋羹吃。”

    “我家里……”

    听着这些农民们朴实的对话,张子兰心理很复杂,有羡慕、有佩服、有感动。

    但她知道,她自己可能永远也得不到这些朴实的人们这样的对待。

    她很清楚,她不可能做到像赵长天那样不计辛劳、日以继夜的工作,她也不具备赵长天那种仿佛与生俱来的个性魅力。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