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大胆尝试-《重生之铁腕》


    第(1/3)页

    第二百四十一章   这是一个奇迹

    如果不是限于场合,张子兰很想给赵长天一个紧紧的拥抱,.

    大家都很清楚,这次在昌县发生的是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自然灾害。如果没有赵长天提前所进行的布置,昌县的损失将达到一个令所有人都无法接受的程度。

    也许,将有上万人被洪水冲走。

    这种后果,无论是县领导、市领导、甚至是省领导都无法向中央交代。

    对于很多干部来说,不但会丢官弃职,甚至还会终生背负一个无法磨灭的巨大阴影。

    惊喜过后,在县委会议室里,省、市、县三级领导按照身份、级别的不同,依次落座。

    这次会议,将具体研究、部署下一阶段的灾后重建工作、以及防范可能还会持续的洪涝灾害。

    省委***王林亲自主持会议。

    赵长天被王林点名坐到了自己身旁。

    王林面色严肃的先做了发言;“同志们,现在,我坐在这里,既欣慰又感觉心痛。

    欣慰的是,在这场特大洪涝灾害中,顺城虽然遭受了损失,但损失的程度已经比预计中的要小了很多。

    从目前已知的情况看,原本因为大凌河决堤可能会造成的巨大损失,在刘常清同志和赵长天同志富有远见的事先安排下,奇迹般的没有造成一个人员的损失。

    奇迹,是的,这就是一个奇迹,这是一个巨大的奇迹。

    我们所有人都要感谢这两位同志,如果没有他们,恐怕我们所有人都不会是现在这样的心情。

    我要特别表扬赵长天同志,根据我了解到的情况,在一个月之前,赵长天同志就未雨绸缪的进行了防汛准备工作,对全县的水库进行了维修。

    结果,事实证明了他的决策是正确的。

    而他所做的努力也取得了丰厚的成果,昌县境内的水库是顺城包括其他受灾市所有县级单位里最多的,有三十几坐,但昌县溃坝的水库数量却是最少的。

    更加值得称道的是,溃坝的水库没有造成一个人员的损失。

    同志们,这难道不是一个奇迹吗?

    作为一个水利资源丰富的农业大县,作为一个本应受灾最为严重的地区,昌县居然取得了人员零损失的这种令人无比欣慰的成果。

    我认为,比起昌县的干部,尤其是赵长天同志,其他的地区的干部们是失职的。

    今天,我在这里这样说,等到全省的总结大会上,我仍然还是要这么说。”

    讲到这里,王林停了下来,向着刘常清、赵长天重重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王林的表情凝重起来:“整个顺城市共有十三坐水库决堤,有四坐水库下游的群众没有来得及被转移。

    虽然目前还没有得到具体的损失报告,但估计情况不会乐观。

    如果我们的干部都能像赵长天同志这样,具备敏锐的危机意识与高度重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态度,也许就不会发生这些悲剧。

    这些事情,以后省委还会召开专门的会议进行总结。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