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大舞台(中)-《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3/3)页

    “听了专家对那艘船的评价后,我要你以一个军人的身份给我如实的评价。”

    “……”小泽治三郎思考片刻后缓缓开口,“可能『性』很低。总司令。如果排除掉偶然因素造成的致命伤害。比如:舰桥直击――造成指挥功能瘫痪,炮塔直击――造成弹『药』库爆炸,轮机舱破坏――造成动力丧失,舵机舱破坏――造成无法转向。我只能说想用大炮击沉它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其强大的防护力使火炮很难对它造成致命伤害,而一旦它一心逃跑,恐怕联合舰队中没有一艘船能追上它。唯一可行的方法便是用舰队围住它,以不计损失的方法才有可能将其击沉。”

    “如果‘大和’出击也不可能吗?”

    “不,长官。我丝毫不怀疑在‘大和’的攻击下那艘船还能浮在海面上。但是如此一来恐怕‘大和’必须在船坞内维修3个月以上。这是非常不明智的行为。”

    “果然是这样……”山本五十六长长叹了口气,“那么唯一击沉它的可能就只有用……”

    “海军航空兵了……阁下!”

    “那个……两位将军……”一直坐在一旁的藤川从两人的话中听出了某种意思,为了大日本帝国,无论怎么做都是正确的,“如果有可能我请求能否扣留那艘船。为了帝国海军,我希望能仔细研究这艘船。”

    “我也想这么做啊。藤川君。”山本五十六再次叹了口气,“如果只是海军得到这个消息,那将这艘船秘密扣留当然没什么问题。可关键是这艘船的消息是陆军那里得到的。为了这艘船连天皇都惊动了。在御前会议上天皇亲自下令海军必须完成这个任务。想扣留那艘船必定会遭到陆军的指责。惊动天皇不是我等该做的事。我只能说抱歉了。藤川君,在有限的时间里只能麻烦你了。”

    “是。将军阁下。我现在就去船坞。尽一切可能了解那艘船。”说完藤川便起身向着两人鞠躬后离开了办公室。

    在藤川一郎离开后小泽治三郎看向山本五十六道:“情况真的有这么糟吗?”

    “小泽君啊,帝国海陆两军的矛盾由来已久。这次有天皇出面,陆军那些家伙可是挺直了腰板啊!”为自己已空的酒杯满上,一饮而尽后山本五十六淡淡说到:“虽然矛盾由来已久,但为了帝国,为了天皇我们都必须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竭尽全力。让我在意的不是那艘船,也不是设计这艘船的人。而是大岛浩阁下在报告中提到的那个德国副元首啊。他早预料到那艘船会与英国人交战,早设计好了那艘船的撤退路线。早预想到帝国海陆两军的不合,甚至早预测到我们可能秘密扣留那艘船。所以他将这份信息交给了陆军而不是我们。陆军那群家伙急着跟上德国人的步伐,大岛阁下急着修复与德国的关系。这些他都预料到了。所以他以技术交换为条件诱『惑』陆军。而陆军为了那些德国技术去见天皇,最后才是我们海军接到任务。”说到这,山本五十六突然小声笑了出来,“他是个完美的赌徒。赌博一半靠计算,一半靠运气。可他却将所有的一切都掌握在手中。他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啊!或许陆军是对的。与那个几乎能算计到一切的人为敌的确不明智。”

    任海济的确通过大岛浩向日本陆军许诺提供给对方,德国的各种武器技术当然不包括原子弹与e系列等绝密技术。甚至答应提供部分成品。当然因为目前德国与英国处于交战状态,海军不可能护送运输船队前往亚洲。所以日本人必须自己来德国取回这些东西。

    任海济知道等日本运输船队到达德国,装满货物返回的时候英国与日本的战争必定已全面爆发。地中海的苏伊士运河肯定禁止日本舰船航行。日本舰船想返回本土势必走大西洋绕过好望角,或者由陆军经过印度占领红海与苏伊士运河后再返回。前者被击沉的可能『性』很大,后者几乎不可能成功。当然如果成功了对德国未来的北非战线来说未尝不是件好事。总而言之这些许诺的东西不可能平安运回日本,去危害自己祖国的同胞。至于由“兴登堡”号得到一定技术的日本海军,他们在印度洋与太平洋上去和英国人,美国人死磕任海济才不管呢。任海济甚至巴不得最好双方都死干净点,这样以后的世界也可以太平些。

    无论怎么说在这件事上任海济属于稳赚不赔。这让任海济不由感叹。自己越来越坏了。总是拿着空头支票到处骗人……

    ;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