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余震(上)-《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朱可夫还不知道他在两小时后将乘上返回莫斯科的飞机。此刻他正在自己那位于基辅的办公室内奋笔疾书。

    “……装甲军的战斗力并不能单纯以坦克的『性』能来衡量。而在于坦克与步兵,与炮兵以及与空军之间的配合。西班牙战场证明了轻型坦克不是坦克的发展方向,波兰战场证明了装甲军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突破能力,而诺门罕以及法国战场则证明装甲军需要与其他兵种配合。坦克不是单纯的步兵支援兵器,他是集合速度,火力以及防御的强大兵器。它将是未来战争的主力。坦克以及跟随它们的火炮将成为‘大纵深战术’的核心。巴甫洛夫同志的建议是错误的。德国人在坦克的运用上已走在了我们前面。结合波兰战场与法国战场德军的表现以及与诺门罕的经历证明了以下几点。1:坦克的运用必须集中起来,在最适合坦克突击的道路上形成绝对优势,充分发挥坦克的高速冲击力。2:轻型坦克不是主要发展方向。3:空军可以对付对坦克威胁最大的反坦克兵和炮兵。4:装甲部队必须是均衡的由多兵种组成的部队。5:装甲部队中的各兵种必须加强联络,互相紧密协调……”

    随着手中的笔不停书写,那本私人笔记本上写下了满满一页后,朱可夫翻过一页继续书写。

    不得不承认朱可夫是一位军事天才。与古德里安一样,他的战术思想远远走在同时代的人前面。这份记满了他对装甲军看法的笔记在不久之后出现在铁木辛哥的现状分析会上。很多内容最后随着计划呈交给斯大林。不过那个时候德国人已向英国人动手,斯大林认为只有疯子才会同时在两线作战。这一点,他错了。德国的领袖就是个疯子。希特勒岂止两线作战?他还有北非战场的三线作战。算上混『乱』的那斯拉夫,那就是四线战场。要不是隔着中东地区与苏联,他很可能在东南亚开辟五线战场。如果不是西面隔着大西洋,当时德国海军又太过孱弱。他说不定还会在美国开辟第六战场。好嘛,比五线谱都还要多出一线。希特勒这个疯子是不能用常理来衡量的。

    “……以上。小主人。‘尤鲁姆冈特’传回消息。你特别叮嘱需要观察的人在不久前回到了莫斯科。可能参与某种计划。”说完西瑟合上手中的文件,之后静静地站在他的小主人身后。

    抽出烟为自己点上,任海济深吸一口。他一直站在窗台前,望着窗外的草坪。此刻施维茵家的佣人正在修整草坪。数十年前,自己的哥哥和姐姐们还在这片熟悉的草地上欢乐的奔跑着。现在这里只剩下几乎空『荡』『荡』的家。

    “西瑟……”

    “什么?小主人。”

    任海济微微一笑,多么熟悉的台词。这个年长他12岁的男子即将身为人父却依然没有太大变化。整个时代,整个世界,所有人都在变化。唯一不变的恐怕就只有自己和那个一直站在自己身后像自己影子般的男子。

    “孤狼是孤独,高傲而且凶残的……”任海济小声说着,他的话很轻。轻到就连站在他身后的西瑟也没听清。回过头,任海济看着西瑟道:“没关系。他去做什么都没关系。至少现在没关系。你只需要让人继续盯着他就可以了。”

    “是的,小主人。”

    “那么就出去吧。让我一个人静静。”

    朱可夫回到莫斯科去了?历史上有这段记载吗?他这个时候不是应该在乌克兰进行推演吗?

    任海济掐灭手中的烟后又为自己点上一支。

    算了,反正这个时候朱可夫在苏军中也没什么地位。算算这个时候在斯大林面前能说上话的人也就2个。不过那2人都是废物。伏罗希洛夫元帅是个只知道骑兵突击的胖子。更出名的反而是他的女婿――苏军著名的kv系坦克设计者。至于另一个布琼尼元帅则是个胡子比脑袋大的笨蛋。这2人一直将骑兵的地位放在坦克之前。有他们在,现在的苏军没什么好担心的。

    值得庆幸的是主张建立强大的装甲坦克兵和国土防空系统的叶戈罗夫元帅与曾指挥过张鼓峰战役,通晓步兵集团作战的布柳赫尔元帅在契卡行刑队的地下室里魂归西天。

    而更值得庆幸的是那个苏军唯一的真正元帅――“大纵深战术”的缔结者,列宁的战友,苏联装甲军的缔结者,留下大量现代化军事理论著作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第一个死在斯大林的大清洗中。随着他的死去,苏联解散了装甲部队。将坦克交予步兵负责掩护。

    是不是该感谢一下斯大林的大清洗呢?

    也许是,也许不是吧。

    如果不是斯大林的大清洗。之后著名的罗科索夫斯基,马利诺夫斯基,瓦杜丁甚至是朱可夫又怎么会走上军事舞台,展现出他们那无以伦比的军事天赋?

    是一个图哈切夫斯基那对付?还是4个新生的装甲指挥天才难对付?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