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谎言与欺骗(5)-《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任海济岂会不知道米尔希的意思。
说实话,米尔希的确是空军中不可多得的战略人才。他早就看出了重型战略轰炸机的用处。因此才会有4引擎的ju89与do19。在自己的历史上,因为戈林一句:元首关心的是空军有多少飞机,而不是飞机上有多少引擎。导致在战争初期,德国只有战术轰炸机,而没有一架战略轰炸机。等到苏德战争爆发后,德国急需一种飞的更远,载弹量更大的重型轰炸机时。空军已忙于生产已有战机,用于弥补战斗中的损失。在新机种的设计与生产上已力不从心。
不过在任海济的眼中ju89与do19根本算不上战略轰炸机。它只是比现有的ju88与do17飞的更远,载弹量更大而已。它们完全比不上之后美国人的“空中堡垒”b17,更别提之后的b29了。任海济允许生产这两种飞机的原因完全是希望通过它们收集足够的资料,为之后设计出足以携带原子弹的战略轰炸机做准备。任海济可不想在制造出原子弹后才发现居然没有能执行投弹的飞机。
另外值得一提的便是现在德国空军大量装备的bf110了。这种能携带炸弹的战斗机在任海济看来就是一垃圾。说的好听点是多用途重型战斗机,说难听点就是一无事处的垃圾。说他是战斗机,它的机动『性』不足以与任何国家的战斗机交战,说它是轰炸机,如此少的载弹量作为水平轰炸机的它能轰炸什么。任海济很想直接取消掉这架飞机,不过一想到这架飞机的另一个作用任海济还是保留下了这架一无事处的飞机。夜间战斗机可不是一架飞机装个雷达就可以的……
大街上任海济低头抽着烟,会议中希特勒那副漠不关心的表情让他非常在意。
果然与自己时空中的一样,希特勒根本就没有认真想过要与英国人开战。对于攻击英国的计划他从没有给出过明确指示,以至于那些将军们的计划朝令夕改,没有个统一的想法。更过分的是德国情报局的行动完全是在敷衍。他们根本没有任何关于英国空军的详细情报。更多的内容甚至是猜测与过于乐观的判断。这种是在之后的苏德战场上也屡见不鲜。
任海济相信,如果不是自己的强势介入。希特勒肯定会在雷德尔与布劳希奇的强烈要求下,命令空军轰炸英国。然后在他认为适当的时机与英国人展开谈判。
现在自己提出了这个计划。无论计划成功与否对于这个德国独裁者来说都只有好处。成功,他便有了足够与英国人谈判的资本。失败,他肯定很乐意借机将自己处理掉。无论怎么看希特勒都在整件事上稳赚不赔。这也是任海济拒绝米尔希那个轰炸英国本土的原因。自己毕竟是空军总司令。空袭英国的计划必然失败,自己有必然的责任。任海济可不想因为这种事就被希特勒借口处理掉。
向着天空缓缓吐出嘴中的烟,任海济用只有他自己才听得见的声音小声说:“为了艾瑞卡,适合我死亡的时间和地点还没有到……”
1940年8月7日,依照副元首拟定的《鹰与海狮》计划。德国对英国攻击计划正式开始。
苏联的克里姆林宫:
脑袋长得像个汤圆的铁木辛哥敲开了斯大林的办公室大门。让他意外的是在他之前已有人坐在斯大林的面前。一见到自己后,那人立刻起身向自己点头致意。
铁木辛哥看了对方数秒后还是先像斯大林行了个军礼。
“斯大林同志。遵照你的命令。我们完成了德国对我们攻击可能『性』的评测。同时我们也推演了数次,以应对德国发起的突然攻击。”
斯大林抽了两口烟,随后站起身缓缓走到窗口。此刻明亮的阳光让他在克里姆林宫内华丽的地板上留下条长长的黑影。
斯大林微侧脸,伴随着嘴中烟斗冒出的白烟道:“辛苦你了。铁木辛哥同志。只是这个计划现在恐怕用不上了。”
“?斯大林同志……”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