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暴风雨前奏(6)-《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德军一开始进攻希腊,在亚历山大港的韦维尔与他那无法得到本土补给的北非英军便陷入了困境中。

    英国陆军统帅部的意图很明显。务必要确保希腊在英国掌控之下,这样他们的飞机便能对罗马尼亚境内的油田发动攻击。即便希腊无法固守,那也要保证克里特岛绝不能易主。一旦克里特岛易主,那马耳他,塔兰托以及克里特的三处机场将成为一个完美的铁三角。想要夺取其中任何一处机场都势难登天。同时也意味着整个地中海与北非都暴『露』在德机空袭之下。

    所以英国人必须支援希腊。趁克里特还在自己手中的时候,趁地中海舰队剩余2艘大型水面舰只还能得到足够的空中掩护的时候,趁德国人还没完全占领希腊的时候。打破德国人的企图。

    或许在英国民众眼中,这只前不久还在北非打得意大利人抱头鼠窜,差点就没直接跳入地中海,游回意大利的英军部队光鲜亮丽。但其中的苦涩只有韦维尔和他的将军们知道。因为德国空军几乎完全掐断了西西里海峡,无法得到本土补给的参的陆军已是强弩之末。虽然早些时候,韦维尔就已下令,在中东地区驻防的英军向埃及移动。同时联络印度远东军支援北非战场。但恐怕在短时间内他们无法携带足够的物资及时到达。在阿盖拉地区的部队,其补给线已到达极限。如果不化更多兵力用于建立,稳固补给线的话,前线部队将寸步难行。

    不过有坏消息,那当然也有好消息。

    最好的消息便是大英帝国远在南太平洋的袋鼠兄弟们组织了一只庞大的补给舰队正在向苏伊士运河前进。这只运载有2个师,至少万兵员与大量食物,弹『药』补给的舰队预计在5天后便能到达亚历山大港。虽然他们的武器落后了点,虽然他们的兵员素质低下了些。但就现在的北非战局来说,他们的行为无异于雪中送炭。而先前,因连续作战被调回亚历山大港休整的第7装甲师也即将休整完毕,这支有着“沙漠之鼠”之称的英国北非王牌装甲师很快就能再度投入战争。此外阿盖拉地区的意大利军队正在挖掘战壕,埋设地雷。他们的举动表明意大利人正在试图加强防御。

    面对陆军统帅部的命令。韦维尔思考了半天最终还是决定优先援助希腊。韦维尔是个标准的军人。他可不像古德里安,隆美尔,任海济那样,敢将陆军统帅部的命令视若无物,敢跟整个陆军统帅部对着干。

    韦维尔做出抽调北非陆军支援希腊的决定有他的考虑。虽然情报显示德国将派遣非洲军抵达北非,协助那些意大利人作战。但韦维尔与他的参谋们一致认为,德国人想要将远征部队全部运抵北非至少要等到3月上旬。然后再训练,教导他们如何在非洲沙漠地区作战还需要大约半个月时间。那德国人的攻击最早要等到3月中旬才会开始。这3个月时间,足够英军完成换防了。至于担心意大利人的攻击?拜托,与其担心这个,不如担心战俘营的空间是否还能装下那些意大利人来的实际。而希腊就不同了,德军装甲部队在法国那势如破竹的攻击,给英国人心底留下了深深的创伤。韦维尔担心,德军装甲洪流像法国战场那样。在英军增援到达前便完全摧毁希腊。所以韦维尔与他的参谋们将增援希腊放在了第一位――至少现在他们的海军与陆军还能得到来自克里特的空军援助。

    韦维尔的想法是没错,他的参谋们分析的也很正确,但是他们忽略了一点。他们的对手是2个完全不能用常理来衡量的疯子。

    1月20日。

    在任海济与隆美尔一起抵达北非后的第3天。一支意大利运输船队抵达的黎波里。3000名身穿黑『色』党卫军军装的年轻士兵走下运输船。他们成了继隆美尔与任海济之后,德国北非远征军中第二批抵达这个奇特又相对**的战场士兵。

    从20日开始,至24日。的黎波里的码头从未停歇过。意大利运输船队在塔兰托起飞的德军第2航空队掩护下,一批接一批到达。从船上走下的士兵由最初身穿黑『色』党卫军军装到身穿灰『色』国防军军装。大量坦克与火炮被从运输船上泄下。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