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八章 沙尘之锁(16)-《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当新一天的阳光照『射』到脸上的时候,格里高利从床上爬起,一直走到营房门口后开始随意活动起身子。

    格里高利是名意军士兵,更准确的说是他是被关在艾季达比亚市内英军战俘营的近3万名意军士兵中的一员。他所在的战俘营中关押了大约4000名战友。对于自己长官当初的投降决定,格里高利其实是举双手赞成的。反正进次战俘营也不会少块肉,说不定自己还能在战俘营里待到战争结束。到那时自己就能活着回家了。

    和格里高利有着相同想法的意军士兵占了停留在艾季达比亚市内意军的大部分。于是在英军开始进攻的时候起,他们便高举双手向着面前的英军投降了。

    因为意军投降的速度实在太快,人数实在太多。进攻的英军没有足够的时间来修建战俘营。于是分散在城内的英军在各自战区接受意军士兵投降,清点人数后便在附近随便找了间私人农场,在农场外围用铁丝随意拉了两圈后便将自己接收的意军士兵一把关了进去。然后再找了一个连的士兵当做警卫,简易的战俘营便完成了。像这种简易战俘营在艾季达比亚市区东北侧有多处,都是负责自己战区的英军随意修建的。

    如果这种战俘营用来关押德军士兵,那恐怕用不了一天时间,里面就会变的空空『荡』『荡』。可是换成意军士兵就不一样了。

    因为各战俘营关押人数太多,又缺少足够时间。于是英军下令让意军俘虏自己去搬运床铺。在缺少英军士兵监督的前提下,这群可爱的意大利人自觉排成一队,在满是废墟的街道上依次进入身边的建筑内,将还能使用的床铺搬回战俘营内。最后点名时没有任何一名意大利士兵趁机逃跑。

    不仅如此,在用铁丝做围墙时。可爱的意大利人还主动帮忙。四周用于固定铁丝的木桩至少有一半是意大利人敲下的。完成工作后他们还非常自觉的走回宿舍内,并向着看守他们的英军道晚安后自动关上大门。这一切让看守他们的英军惊讶的几乎将下巴掉落在地。同样的情况在各地发生后英军指挥官决定就这样让他去。只是他依然不时感叹:从没有见过这么配合的俘虏。如果德国人也是这样就好了。

    因为活动时间未到而只能在营房门口活动身体的格里高利突然发现,今天战俘营外围有些不同寻常。昨天还在门口站岗的英军不见了,偶尔从自己面前跑过的英军还神『色』焦急。格里高利很想大声询问他们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不过一想起自己只会说些问候用的英语,格里高利便放弃了。

    格里高利继续活动着身子,等待着英军士兵来多自己说:“准备去吃早饭。”然后自己就可以出门了。可以往很快就会到的英军士兵这次却是左等不来,右等不到。相反有一支很奇怪的英军部队迈着整齐的步伐从自己面前经过。之所以说奇怪是因为这只大约有着50人的队伍成员清一『色』握着司登式冲锋枪,紧紧围着中间三名身穿德**服的士兵,迈着奇怪的行军步伐向一边的军官战俘营走去。那种仅右手挥舞至武装带高度的步伐怎么看都像是德军的“鹅步”。

    “奇怪……什么时候英国人开始走‘鹅步’了?”格里高利小声嘟哝了句。

    一把推开军官战俘营的大门,其中关押的意军指挥官们纷纷抬头向大门口望去。他们在努力猜测又是哪位同僚加入了他们的队伍。

    领头的英军士兵用英语大声喊到:“你们中有人会说德语吗?”

    “我会说德语。”一名挂着上尉军衔的意大利人站了出来。

    根据《日内瓦公约》对《海牙公约》的修改与补充。军官被俘后允许保留他们的军衔标志与私人物品,同时应当获得与他们军衔相符的待遇。并且除非出于被俘军官本意,否者不能强迫对方做苦役劳动。

    见到有人会说德语,领头的英军士兵立刻向一旁让开。为他身后的三名德军让出一条路来。

    意军上尉一开始还以为是有德军指挥官被俘虏了,需要他来做翻译。但他很快就发现自己错了。因为那三名德军没有丝毫沮丧情绪,一脸傲气的望着自己。而那群押着他们的英军们则向两边略微散开,警惕的看着四周。怎么看这三名德军都不像是俘虏,反而像是个受众多英军保护的大人物。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