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德军在前进。 360万德军在向东前进。 由黑海至波罗地海2000多公里的战线上360万德军在向东前进。 德国空军为陆军提供掩护的三个航空队在当天便摧毁了2000多架苏军飞机,夺取了制空权。很多苏军飞机在他们的第一波攻击中便被炸毁在机场上。地面上三个集团军群以他们的装甲部队为先导,在俯冲式轰炸机支援下,如洪水般一把冲破苏军在边界上的防御,快速涌入苏联领土腹地。就和他们在之前的战场上表现一样,德军试图用他们最拿手的闪电战在短时间内一举击败苏联。 战斗顺利的让德国人自己都感觉不可思议。 勒布的北方集团军群方向。赫普纳将他的两个装甲军――莱茵哈特的第41装甲军和曼施坦因的第56装甲军一字排开,不留预备队,当天就杀出了近60公里。 博克的中央集团军群方向。北侧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向东伸出了长臂,一天开出了近80公里,『逼』近涅曼河畔的格罗德诺。南面的古德里安更是在开战前便派遣部队,偷偷越过布格河大桥,顺带着打死了大桥上的苏军守卫。战斗开始后,他的3个装甲军与任海济的“德意志第一**混合装甲军”一起绕过布列斯特要塞向东开出了60多公里。 更南侧,龙德施泰特的南方集团军群中的第1装甲集群也在苏联第5、第6集团军之间冲开了一个50公里宽的口子。 苏军前线一片混『乱』。 德军推进如此顺利,很大程度上还要归功于斯大林。 在“巴巴罗萨计划”执行前,潜藏在德国的各国间谍与德国反纳粹“英雄”出卖自己国家利益的人能算是英雄?反正终结看到的历史书和纪录片中都这么说。便将德国进攻苏联的计划不停传到克里姆林宫。但是在具体日期上却众说纷纭。有说4月的,有说5月的,当然还有说6月与7月的。 面对混『乱』不堪的情报,斯大林固执的认为这是西方国家为了挑起苏德战争而放出的烟雾。因此他否决了朱可夫先发制人的提案。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朱可夫退而求其次,希望斯大林能下令让边境各军区所有部队进入一级战备。斯大林同意了。可是当朱可夫将参谋部拟好的命令草稿读了一遍,大致内容是:苏军在遭遇袭击后立刻采取。斯大林却打断道:“现在下达这样的命令还太早,也许问题还能和平解决,应该下达一个简短的训令,指出进攻可能从德军的挑衅行动开始。边境各军区的部队绝不要上挑衅的当,以免引起麻烦。” 朱可夫和瓦杜丁只能按斯大林的要求拟定了一份措辞含糊的新训令。其中没有一句是有关遭到袭击后是否还击的话。命令最后还加了句:“在没有特别命令的情况下,不得采取任何其他措施。” 于是有关德军入侵边境后,边境各军区苏军该采取何种反应就这样被草草决定了。 5月22日,西部特别军区,基辅特别军区,波罗地海特别军区传回报告,说许多城市遭到轰炸。 朱可夫立刻给斯大林打电话。电话通了,但没人接。朱可夫一次次要,终于听到了一个带着睡意的声音。朱可夫只是说了句:“德国人在轰炸我们的城市。”,电话就被交到了斯大林手中。 斯大林穿着睡衣,在听到朱可夫要求还击的请求后没有说话。电话中只传出他急促的呼吸声。 在呼喊了一连串:“斯大林同志,您明白我的意思吗?”之后,朱可夫才从电话中传出个嘶哑的声音:“您和铁木辛哥同志一起到克里姆林宫来吧。告诉波斯克列贝舍夫,让他把全体政治局委员都召来……” 德军攻击开始1小时后,政治局全体成员和铁木辛哥、朱可夫轻手轻脚走进克里姆林宫的会议室。斯大林面『色』惨白,没有同一个人打招呼,只是说了一句:“同德国大使联系一下。” 德国大使苏伦堡已来求见,莫洛托夫出去了,会议室内一片难以忍受的沉默。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