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改变与未变的历史(10)-《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莫斯科战线最北面,苏联加里宁方面军死死顶住曼施坦因的攻击。面对德军的冲击,勒热夫就像大海中的一片小舟,在德军狂风暴雨般的攻击中努力支撑着。

    中央战区,随着维亚济马的陷落,德军装甲部队继续向前推进。目标直**离莫斯科仅100公里的莫扎伊斯克。另一支部队则向北前进,试图在短时间内占领勒热夫。与曼施坦因的第11集团军一起扫平来自北面的威胁。

    莫斯科战线最南面,布良斯克方面军对于先行的德军装甲部队来说,已可以忽略不计。古德里安与自己的部队在占领奥廖尔后,现在正向着姆特森斯克前进。只要占领了姆特森斯克与之后的图拉,德军进攻莫斯科的双钳之一,南侧铁钳就已就位。

    从凯尔在地图上划出的黑线来看,苏德双方的战线成了一个巨大的“s”型。维亚济马地区成了一个突出部。维亚济马与奥廖尔之间,在卡卢加被德军占领前,这里也存在一个大约50公里宽的苏军突出部。

    为自己点上烟,看着成“s”型分布的战线,任海济再次小声道:“的确很奇怪……中路部队的前进速度远比我所想的要快得多……苏军在距离莫斯科最近的道路上的防御,实在是松懈得让人看不懂……这个时候朱可夫应该已经回来了,维亚济马至莫斯科的道路应该是苏军部队重点防御的区域。为什么会让霍特与赫普纳跑得这么快?还是说因为比历史上多出了10万人,所以战斗力得到增强的中路部队让苏军无法抵挡?等一下……该死!是‘瞒天过海’!”

    嘴中咬着烟,任海济的右手食指在凯尔刚刚画出的黑线上缓缓划过。

    “法密尔,去联络克莱茵那家伙。让他到这里来。还有立刻给我找辆车。我要去古德里安将军那里。”

    得到任海济的命令,一直站在一旁随时等候命令的法密尔立刻转身走出了帐篷。

    “凯尔,我要去古德里安将军那里。可能要过些时间才会回来。我不在期间,部队交由克莱茵接替指挥。你和梅耶两人负责参谋工作。记住,对克莱茵的话必须保有疑问,但梅耶的话一定要当做参考。”

    凯尔并没有因为任海济对梅耶的评价高于自己与克莱茵而感到不满。他点点头,表示自己记住了对方的话。

    虽说任海济有时对凯尔的死板略感不满,但却一直很放心。凯尔的『性』格属于稳健型,他不会有什么大功,但也绝不会有大错。

    没等克莱茵赶到,任海济便乘坐法密尔为他找来的半履带装甲车急急忙忙出发了。

    任海济在赶时间,就在刚才他突然想到。既然德军比历史上多出了10万人,那苏军的数量还会和历史上一样吗?如果苏军的数量远比历史上要多,朱可夫还会像历史上那样采用节节抵抗、一命换一命、死命拖延的战术吗?如果是朱可夫在指挥,他一定会打出一场漂亮的反击战,而不是历史上那种丑陋又僵硬的阵地防御战。

    任海济有种不祥的预感,苏军正在准备反击。一场能拖延德军前进速度,又不需要牺牲大量士兵生命的反击。因此任海济急着去见古德里安,在苏军反击到来前,先与古德里决定该如何防御苏军的反攻。

    未虑胜,先虑败。这点总是没错的。

    任海济想得没错,但他明白的太迟了。而其余德军指挥官们都被先前一连串巨大的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就没想到一直败退的苏军胆敢发动反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