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早就见识过苏军坦克“凶残”性能的德军在稍作接触后便立刻向身后的树林退却。年轻人容易冲动的缺点立刻暴露出来。年轻的苏军士兵们一见对面的德军后撤,便立刻高喊着“乌拉!”向退却中的德军展开追击,一头扎进树林中。 见苏军不顾一切冲入树林,第39装甲军中的两个装甲师立刻依照早已安排好的路线,从另一边跑出树林袭击苏军后方,而早已躲在树林中的机步师则用手中所有能动用的火炮向面前的苏军坦克频频射击。 第67坦克师这群没有上过战场的菜鸟被突然而来的攻击打得晕头转向,缺少经验的他们根本不知道反坦克炮弹是从哪里飞来的。跟在坦克身后跑入森林的步兵则被机枪压制。 第39装甲军在冬季没有得到优先补给,他们手中的反坦克炮都是37mm口径这种应该被送回熔炉重铸的老爷货。37mm炮弹砸在KV1/85与T34的装甲上,引来一连串“乒乒乓乓”声,将坦克内的苏军坦克手们吓得不轻。 KV1/85与T34能无视着片弹雨,但BT-7就没这么幸运了。这种重15吨,以快速为目标的坦克或许在整个BT系列中是最优秀,最变态的。但是放眼整个苏德战场,正面装甲才22mm的防御力实在不够看。37mm反坦克炮无论是从侧面还是正面都能轻易击穿它那如纸一般薄弱的装甲。 苏军坦克缺少无线电配置的缺点再次暴露,加剧了整个67坦克师的混乱。BT-7在德军火炮下一一停下前进的脚步,KV1/85与T34像急红眼的公牛四处乱窜。跟随坦克行动的步兵则像无头苍蝇般到处寻找掩护。 菜鸟们在遭遇突然袭击又缺少统一指挥的情况下,容易陷入混乱的缺点暴露无遗。经验丰富的老兵们或许可以凭着丰富的战场经验来避开这一混乱,不过新兵们却只知道靠着手中现有的一切来各自为战。有人向左跑,也有人向右跑。有人爬在掩体后一动不动,也有人试图去寻找德军火炮。指挥官找不到他的士兵们,士兵们也找不到他们的指挥官。原本还算团结在一起的第67坦克师的红军士兵们像一团散沙般混乱。 如果不是因为霍特手中实在是兵力不足,第39装甲军完全有能力将面前这个苏军仅有的坦克师完全吃掉。霍特也想这么做,只是第39装甲军实在有心无力。一击得手后霍特遵照先前得到的命令,让第39装甲军自动向西退却。为之后袭击苏军侧翼做准备。而罗科索夫斯基见自己仅有的坦克师遭到打击后,也有心不甘的向第34机械化军下达放缓推进速度的命令,等待跟随的步兵确保侧翼安全后再行动。 第14集团军沿着德军开辟出的路线向北追击。而他们追击的德军不顾东侧加里宁方面军的阻击执意向北突破。4月13日,双方前锋部队――“瓦露基利”与第67坦克师之间距离100公里。不过这100公里也是整个第14集团军与北上德军之间最短的距离。 德军一边对霍尔姆展开包围一边猛攻,意图在短时间内占领这座城市。负责追击他们的第14集团军则与霍特的第3装甲集群战成一团。 以这条德军北上开辟出的道路为分界线,德军暂时控制的左边在不停袭击苏军第14集团军。加里宁方面军控制的右边则不停袭击北上德军。双方都以拖延对方前进速度为第一目标。 任海济靠着椅背,向后仰起头看着办公室的天花板。数秒后他将手用的文件一把盖在自己脸上。 坐在办公桌对面的布劳希奇与哈尔德两人看着自己的元首。依然穿着国防军军装的艾瑞卡双手捧着速写板,静静地站在任海济右手边。元首办公室内只有挂在墙上的时钟发出的“嘀嗒”声。 纸张被捏成一团时发出的细微声响取代了秒针行走时的“嘀嗒”声。在布劳希奇与哈尔德两人的注视中,艾瑞卡挪动脚步微微靠近任海济。之后这个女孩突然一手拍在任海济的右手上,将那张正逐渐变成一团“废纸”的文件抢救下来。 “哥哥,请不要再加重我们的负担了。”艾瑞卡居高临下瞪了任海济一眼,同时将几乎快被捏成一团的文件铺在速写板上用手尝试抚平。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