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对于苏军来说,德国人之前的奇怪举动已经将他们自己置于一个必死之地。现在他们的行为更像是自暴自弃。 当然沙波什尼科夫与瓦杜丁两人不认为德国人已经到了自暴自弃的程度,华西列夫斯基等人也持同样意见。可众人商量了半天众人也没有讨论出德国人这么做到底是为了什么。 就在沙波什尼科夫等人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份来自西北方面军的刚刚送到克里姆林宫的最新战报就像一颗被突然投入平静湖水的巨石,一石激起千层浪。 德国北方集团军群在占领普斯科夫后正沿着铁路线继续向东前进。 这让沙波什尼科夫与瓦杜丁等人立刻将视线移动到地图上。从地图上看普斯科夫与霍尔姆两地直线距离大约200公里,阻挡在他们中间的是西北方面军所属第11集团军。这个集团军在之前的战斗中又被德军打个措手不及,沙波什尼科夫等人的第一担心的便是这两个分属不同集团军群的部队一定有一个共同目标。中央集团军群有大约55万人,北方集团军群大约30万人。这两只部队一旦合流,人数将超过8万人的部队,无论是放在北线、中线还是南线都足以影响这片区域的战局。 虽然对于德军合流后的威胁,所有苏军指挥官们持相同观点。不过在对于之后的作战方针上苏军指挥官们又产生了分歧。 以瓦杜丁、华西列夫斯基为首的新生派认为,当前首要任务是阻止这两只德军部队汇合。这群在41年德军猛攻下成长起来的指挥官们一致认为,一旦德军顺利汇合。依照以往的经验来看,无论他们的目标是哪里。就算苏军最后成功阻挡住他们,也必然付出惨重代价。 不过在伏罗希洛夫、布琼尼等人眼中,德军的行为对苏军来说简直就是天大的好机会。近80万德军主动离开了他们的防御阵地?这也一定是德军目前能动用的全部人数。80万人一离开他们的防线,无论是北方集团军群还是中央集团军群的防御必然减弱。苏联红军可以趁此加强攻势,将德军防线继续向西驱赶。而现在中央集团军群北上部队的补给线已经被掐断,只要再掐断他们北方集团军群东进部队的补给线,就算这80万的军队合在一起,他们又能作出什么事来?所以伏罗希洛夫等人强烈主张加强对德军目前防线加强攻击,迫使德军驻守部队向西后撤,将这些离开防御阵地的德军完全孤立起来,等将他们将携带的物质全部耗尽后再开始围剿。 伏罗希洛夫等人的主张立刻遭到瓦杜丁的否决。瓦杜丁在会议上直接大声质问道:“袭击德军防线,迫使德国人向西后撤?先不论能否成功,请告诉我就那80万德军,我们该从哪里抽调哪支部队去包围他们?” 瓦杜丁的话让伏罗希洛夫一时语塞。其实伏罗希洛夫自己也知道他的西北方面军在经过一个冬季的反击行动后已是强弩之末。他也承认西北方面军已经到不得不停下脚步休整的时候了。不过对于伏罗希洛夫等这些老将军,老元帅们来说,他们的血管中不停流淌着“进攻”的血液。要让他们进行一场彻彻底底的防御战,难度还太高了点。尤其是布琼尼这个胡子比脑袋大的苏军元帅。 4月中旬,在德军部队在分别离开普斯科夫与霍尔姆之后,苏军西北方面军也开始调动部队。驻扎在列宁格勒的部队开始向南移动,而位于爱沙尼亚境内的西北方面军精锐则收拾起行装,准备经由科赫特拉耶尔韦向列宁格勒移动。 位于柏林的总理府内,任海济正与布劳希奇、哈尔德等人一起站在作战会议的地图旁。在将视线从地图上移开后,任海济双手抱胸低声笑了出来。站在一旁的布劳希奇神情略显紧张地看着这个年轻又疯狂的元首。 “那么说……苏联人正在将主力部队撤出爱沙尼亚?” 听到任海济提问,哈尔德用手扶了扶自己的单片眼镜,低头快速扫视一遍手中的文件后挺起胸膛道:“依照北方集团军群送来的最新报告,负责防守边境线的第18集团军中有很多人看到对面的苏军在进行换防。原本与他们对峙的苏军似乎开始向后方集结。”哈尔德的话停了停,“我的元首,依照目前得到的情报来看。苏军的确有大规模调动。但是这不能证明他们准备将主力撤出爱沙尼亚。他们可能只是想让前线部队暂时后撤,进行修整而已。”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