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 英雄之城,死亡之城(16-《千年帝国的兴亡》


    第(2/3)页

    随后第46装甲军改变战术,试图从沙普基两侧绕过,从后方切断沙普基与列宁格勒的联系。结果负责防守的苏联红军趁德军不注意,突然发起反击。

    在沙普基东侧的丛林中,苏军居高临下,凭借着防空机枪的支援重新将德军赶了回去。结果试图从沙普基东侧突破的德军部队在损失数辆装甲车后放弃了绕行的打算,退回出发地。如果真想绕过沙普基,他们必须走出个更大的弧线,消耗更多的燃油。无论是时间还是物资都不允许他们做这种尝试。第46装甲军最后一直等到第4集团军赶来,才得以继续北上。

    沙普基更东面,古德里安装甲集群中最后剩余的第47装甲军与“瓦露基利”所在的德意志第一混合装甲军还在向北猛攻。

    德军攻势一浪高过一浪。

    “瓦露基利”成了这5个装甲师中跑得最快的部队。E50的强大性能让一旁其余4个装甲师的指挥官看得眼红不已。

    性能稳定,补给便利的E50凭借着它的宽履带在苏联土地上迅猛奔驰。厚实的装甲让它完全无视苏军阵地上射来的50mm口径以下的反坦克炮弹。武装到牙齿的精锐武装党卫军小伙子们在E系列装甲车辆的掩护下冲向苏军阵地。这群小伙子们在得到直属指挥官的授权后,再次开始了他们最擅长的突击战术。在步兵还没有跟上的情况下,他们射击任何手中持有武器的苏军士兵。放下武器举手投降的,被命令脱光衣服后全部赶走。

    古德里安每次收到来自“瓦露基利”的报告上都写着:“瓦露基利”正在突击。

    与“瓦露基利”相比,他们右边的“耶路”才是一群真正的疯子。狂热的犹太复国者们才不在乎对面苏军是死是活,他们甚至也不在乎自己是死是活。与德军用装甲车辆保护士兵生命的作法不同,“耶路”的表现更像是用士兵的生命来保护那些装甲车辆。

    每一次向苏军阵地发起攻击,他们都未等己方炮击结束便直接冲了上去。直到在苏军阵地上清理出一个缺口后2型坦克才高速越过战壕,向前挺进。他们这种奇怪表现不由让任海济怀疑,如果有需要他们是不是会身上绑着炸弹冲向苏军阵地。

    与“瓦露基利”和“耶路”相比,梅耶指挥的第35装甲师表现算是中规中矩。这个喜欢像隆美尔、古德里安那样亲临前线指挥的年轻指挥官乘坐在他的半履带装甲指挥车上,头戴耳麦,双手握着望远镜,时刻注视着前方战线。无论战况多么激烈,他都始终保持着一个日耳曼军人的冷漠神情。

    6月10日,德国A集团军群的前进脚步突然停了下来。此刻冲在最前面的“瓦露基利”距离拉多加湖南畔最近处仅12公里。就是这短短的12公里,用不了一天就能走完的12公里,古德里安装甲集群的士兵们只能呆呆看着。因为他们身后,科涅夫指挥的加里宁方面军在西方方面军的支援下,开始对德军控制区展开攻击。

    接到斯大林将战略重心转移到西方方面军的命令后,西方方面军总指挥叶廖缅科下令再度强攻奥尔沙陆桥。

    朱可夫被解职后,西方方面军总指挥由铁木辛哥出任。不过之后西方方面军被他们对面的德军阻挡在奥尔沙陆桥的东侧出口,寸土未进,寸功未得让斯大林对铁木辛哥失去了耐性。于是叶廖缅科这个在基辅遭到惨败的苏联将军再度接受任命。出任西方方面军总指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