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她记得今早进城,便是走的正南门,进城后在火神庙门口往西走,便是她所在的西街。 西街是菜市,多为市井小民居住,东街则分布考舍书院酒楼等,是长乐县最繁华的地段。 整个长乐县面积不大,四周都有丈高的夯土城墙围起来,可见战乱给百姓带来的不安全感。 谢瑛沿路所见,西街后方,便是城隍庙,龙王庙,以及县署。 大夏朝的县署,稍显破旧,挂着长乐县署的匾额,侧旁竖立一面堂鼓,门口站了两名衙差。 衙差也是寻常百姓,谢父年轻时服役也做过衙差,服役除了徭役,还有这种给县衙白干力气活的力役。在衙门当差听着威风,压根没工钱,要是被派去征税征粮,还免不了起冲突,着实吃力不讨好。 谢瑛见天光大亮,便疾步朝东街走去。 行至东街,自是另一番景象。街道摊贩琳琅满目,各式店铺开张营业,游人来往如织,直至百酿楼下,酒招迎风招展,楼阁雕梁画栋,食客络绎不绝,一股食物香气弥漫开来。 谢瑛抬头望了眼酒楼,一楼宾客满座,二楼门窗亦是人影攒动,一进门便看到衣着不同于普通百姓的本县达官贵人,在此处用朝食。 她拿出牙刷和牙膏,朝着最近一桌食客走去。 “客官,可要牙刷?” 这桌食客,都穿着白襕衫,头戴儒巾,一副书生打扮,估计是东街那文渊书院的学生。 几名书生被谢瑛拿出的东西吸引目光,好奇打量:“牙刷是何物?” “清洁牙齿。”谢瑛又拿出一竹筒牙膏,做了示范:“可用牙刷蘸取此物,清洁功效加倍。” 书生拿过牙刷和牙膏竹筒仔细端量,饶有兴致道:“真稀奇。” 桌上同伴也好奇凑过来,谢瑛挨个发了支牙刷。 书生双眼放出光芒,手指触及刷毛,不由得连连称赞:“这毛刷细软不扎,用来刷牙,属实妥帖。” “牙膏味也清香。姑娘,此物几钱?” 谢瑛轻笑:“牙刷10文一支,牙膏五十文一筒。” 那书生温和一笑:“倒也物美价廉,我要十支牙刷,一筒牙膏,将这新鲜物件儿,给家中亲人带回去瞧瞧。” 旁边同伴也说:“那我也要十支牙刷,一筒牙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