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秦梵礼取出一套完整的文房四宝,又为她研墨。 谢瑛拿起桌上的毛笔,在纸上写下制作青霉素所需的物品。 她的毛笔字不比古人行云流水,但也有几分古人的韵味,也幸好自小练过十年的书法。 青霉素首先从水果中提取,最好挑选柑橘,尤其是青皮柑橘,因为展青霉素这类毒菌,不喜柑橘类水果。 然后便是培养液,在工业上常用玉米和化学成分合成青霉素,可玉米大夏朝还没传进来,目前能找到合适的培养液,米和芋头磨成的汁水混合液。 青霉加入培养液,培养七天后,便需要用到活性炭过滤,偌大王府,炭块很容易收集。 最后要制成青霉素溶液,还要分别混合酸液和碱液,可以用白醋和碱水代替,制作肥皂,碱水很制作过很多次。 至于实验仪器,没有玻璃,只能用瓦罐代替。 若是成功提取出来,还需要针筒注射。 针筒可以用竹筒,针头没有现成的不锈钢,且炼钢也来不及,只能先选用现有材料制作银制针头。 自古以来,便有针灸,且银针种类也繁多,只需按照针头找工匠打造即可。 谢瑛写下发霉的青皮柑橘,稻米,芋头,木炭,漏斗,棉花,菜籽油,碱水,以及瓦罐,还画了针筒的设计图,包括针头的针尖,针梗,针栓的细节,以及空筒和活塞的结构。 她写完材料,交给秦梵礼。 “三世子,可尽快备齐这些物品。” 秦梵礼接过纸张一看,上面所写的物品,不过是些寻常之物,并没有任何一种珍惜药材。 可看着谢瑛那信誓旦旦的眼神,也不像作假。 谢瑛又问:“三世子,可有疑问?还是哪件物品寻不到?” 秦梵礼疑惑:“这些不过是寻常之物,倒不难寻。只是这柑橘要发霉的?稻米,芋头当真能治病?”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