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十万灾民在朝廷的军队护送下,跋山涉水,终于抵达南海城。 路上病死了些许人,但总归是到了。 这十万人是便宜父皇和老丈人塞给他的食邑,杨斐身为楚王,自然要露面,不过也只是露面,鼓励了几句便统统交给薛明。 薛明立刻按照计划从军队手中接过了这十万人的重担。 老丈人很地道,还给杨斐争取到三万顶帐篷,用来解决灾民的住宿问题,不过太子杨恒暗中使了绊子,导致这些帐篷要花钱购买。 一顶帐篷一贯,气的薛明连戳把子都骂了出来。 但南海城物资匮乏,这玩意只能捏着鼻子买下,不然大夏天的没有帐篷,岭南蛇鼠又多,能咬死不少人。 将钱交割后,薛明开始着手安排灾民。 南海城虽是郡城,但并不算大,十万人若是全部放进去,必将变得无比拥挤,也容易发生变故。 灾民为了一口吃的,可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 和中堂有句话说的很好,灾民已经不算人了,至少在他们填饱肚子前,不算。 所以,薛明将灾民安排在城外,并调遣韩勇过来协助自己。 这段时间,天字营一万人已经彻底满编,只不过军队的战斗力还需要磨炼,无法与最初的一千人相比。 但用来管理和维护灾民区的秩序已经足够。 “老幼在这边登记。” “女子在这边登记。” “壮年男子在这边登记。” “若有一技之长,例如木匠、漆匠、瓦匠、铁匠,到另一处地方登记。” “读书人去城里登记。” 薛明有条不紊的安排下去。 他经常与杨斐沟通灾民的安置工作,从杨斐这里得到不少启发,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灾民的后续安排,薛明详细地对灾民进行分类登记。 南海郡一下涌入十万人,这十万人不能只吃不做,薛明打算将他们利用起来。 按照王爷的说法,这叫以工代赈。 粮食,南海郡暂时不缺。 但你让灾民吃饱了,他们无所事事之下便很有可能会生事,甚至引发大范围的混乱。 所以,饭要给他们吃。 事,也要他们做。 以工代赈好啊,又能救灾民一命,又能修缮南海城的许多设施,还能防止灾民生事,简直是一举三得。 十万人的登记显然不是那么容易完成的,小吏写的手都酸了,连着更换好几批人都不够用。 在岭南这鬼地方,说句不客气的,会写字都能当大儒。 人不够,那就花时间,前阵子山民的登记也是这么做的,那次花了三天时间,这次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不过灾民与山民不同。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