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净扯!” “那些民间的,人家也学了几年了。” “人家上手不快?” 朱元璋不屑道。 “我不可否认他们手上不快,但是他们只知道这样或者那样做。” “但是不知道为什么,理论知识不够扎实,对于科技很难有突破。” “如果都是这样的话,科技一直都无法得到发展,这不就是固步自封吗?” “有了理论,才能突破!” “你说的好像也有道理。” 朱元璋点点头道。 “所以必须设立一个学院,专门用于培养这类人才。” “等他们学到一定程度,毕业以后,参加大明基建的考试,考试通过才能进入大明基建。” “这样可以筛选出一些混水摸鱼的,毕竟那可是大明的未来,可不能忽视。” “待遇也要提高,不然没人会报考。” “还有,在大明基建里的人,都可以进入学校里做老师。” “多给他开一份俸禄,如此,先生自然也不缺了。” “在此之外,还要设立奖项。” “奖项?什么奖项?” 朱元璋好奇的看着朱雄英。 “比如什么科技奖啊!帝国勋章啊!” “这类的东西!” “这些都是一份荣誉,只要能有重大科技突破,对大明有用的科技。” “就可以获得!” “然后再在大明日报上刊登,让全天下的人,让所有大明的子民都知道。” “让他扬名立万,再奖赏一些钱财,再一个就是载入史册,名垂千古。” “再编入教科书,让学生、娃娃都知道,家喻户晓。” “名利双收,这样人家才有动力。” “他们有了动力,我大明才能越发的强盛,远迈汉唐。” “嗯!还是你小子懂人心啊!” “不错不错!” “你小子挺鸡贼。” 朱雄英:“……” “老朱头,你会不会夸人?” “你要是不会夸人,你就别夸。” “行行行!” “不说了不说了。” 朱元璋笑了笑。 “按你说的确实不错。” “你说的头头是道,是不是名字你都想好了?” “那是!” “大明帝国理工学院。” “一所同国子监一样等级的学院,都是我大明得最高学府。” “国子监为大明培养治国人才,大明帝国理工学院为大明培养强国人才。” “理工学院?” “这名字怎么这么奇怪?”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