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他走后,朱元璋让太监,把太监总管王景弘喊了过来。 “陛下。” 王景弘进来后,拱手行礼。 朱元璋看了他一眼,直言道:“这两天允炆那里什么情况,还是没去上课?” 朱元璋很看重家人,同时心也很细。 前些天,大孙朱雄英死后,许多官员都去拜访朱允炆了。 这是锦衣卫告诉他的,也是他默许的。 大孙死了,这大明未来总得还要有個皇长孙。 若拖得太久,百官各自站队,到时候又起党争,让朝廷的力量集中不起来,又浪费无意义的互相争斗。 所以得尽早立皇长孙,以绝某些官员的想法。 朱允炆,朱允熥便是符合常理伦理的选择。 常氏二子朱允熥,生性懦弱,有时朱元璋去见他,朱允熥抬头看他一眼都不敢。 这如何担当大任? 相比之下朱允炆就好很多,虽然比他大哥朱雄英差不少,但各方各面也都没什么缺点。 儿子朱标也说他合适。 百官们见风使舵本事,各有各家本领,经常碰到个事都会站出几队,各执一词。 可这事,他们都去朱允炆府邸拜访,也说明一切。 不出意外他就是下任皇长孙,朱元璋也是这么想的。 打算办完雄英三七,还有妹子这事过去就着手准备。 三七,既民间传说,头七魂在,二七魄在,三七魂魄驾鹤。 不出意外,一个月后朱允炆就是皇长孙。 可万万没想到,雄英复活了。 新任皇长孙这事,所有人也都无需通气就给忘记。 他们忘了没所谓,毕竟皇长孙再怎么换,都是朱家人,换个人去辅佐罢了。 但…. 这对朱允炆来说,是何等晴天霹雳? 曾炙手可得的长孙位置没了,那得多心碎? 朱元璋懂这种感受。 他偏爱雄英,可也不会忘记允炆,这都是他孙儿,手心手背都是肉。 “回陛下,允炆殿下还是没去。” 王景弘汇报道:“卑职问过翰林院学士黄子澄、齐泰,他们称允炆殿下两天没来了。” “允炆殿下府上,卑职也问过,殿下他给自己锁屋里快一天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