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说是爹还活着,而且到应天府了,怕他孤单,而且爹也一把年纪了,得找到老爹好好照顾。” “听他说,当时他还听到娘用了求的语气,以前娘不会这样的,也只有遇到老爹的事情,而她帮不上忙,才会如此。” 朱长夜闻言,眸子些许湿润,感慨道:“是啊,确实如此。” “她就是个笨蛋,是个傻子,她….” 不由自主说出来这些,还想接着说。 但朱长夜是意识到自己跑题了,赶紧深吸口气:“看了你的卦象,或许….你男人的老爹,确实还活着。” 马皇后闻言,并没有多少意外。 “我也觉得是。” “他以前总说老爹有多厉害多厉害,他那样骄傲的人从不轻易夸人,既然那么说了,肯定是有他的道理。” “我也一直认为老爹厉害,他如今六十多了,尽管对世人而言,他老爹活着等于百岁高龄,已经是不可能活着。” “但我认为,他无所不能,他老爹也是。” 朱长夜笑道:“或许吧。” 她说自己无所不能,或许吧。 是啊! 或许吧…. 毕竟,当年他连自己夫人都护不住。 而现在,他确实也有点无所不能。 “老道长,您认为….他老爹会在哪里?” 马皇后目光灼灼看向朱长夜,继续道:“我得卦象应该显示不准,需要….把他带来吗?” 朱长夜想了想,回道:“那倒不用,看你的卦象,就可以看出来了。” 马皇后叹了口气,有些挫败:“那….您认为他老爹在哪儿?他想见老爹,但不知道合不合适。” 朱长夜笑道:“时机未到。” 时机未到,时机未到…. 马皇后心里不断重复着,若有所思。 “何时才是时机?” “天机不可泄露,不过最近,贫道认为他老爹会去见他的。” “这….当真?” “嗯!” 马皇后闻言,惊喜至极。 接着,又接连问几个问题得到答复。 马皇后看天色差不多了,站起身来:“老道长,时间差不多了,我该回去了。” 朱长夜点点头。 马皇后起身,看向他道:“我下次,还能来吗?我….让您满意吗?” 问出些许奇怪的问题。 但朱长夜却认为很正常,笑道:“可以,只要你想来,而我有空,我都可以见你。” 马皇后脸有喜色:“好,老道长,我给您行一礼!” 马皇后郑重其事行了一礼,而朱长夜也是心安理得接受了下来。 随后。 她几步一回头,恋恋不舍。 而朱长夜回以他的,只有从容的笑容。 终是。 马皇后离开了。 朱长夜则在原地喝茶,自顾自道:“不错的儿媳妇,心思….也足够缜密。” . ….…….….….…. 天云观。 马皇后走出来后,就看见朱雄英忙的满头大汗。 “雄英,干啥呢?” 马皇后笑着喊道。 朱雄英焦急的眸子,在看到马皇后瞬间惊喜过来:“奶奶,您在这!” “我可算找到您了,刚才我差点以为我把您弄丢了!一直都找不到,外面锦衣卫也说没看到您出去,吓死我了。” 马皇后翻了翻白眼:“傻孩子,奶奶有手有脚,还能自己丢了不成?” 朱雄英笑着挠挠头:“确实。” “话说回来,奶奶您刚才去哪了?怎么哪里都找不到。” 马皇后笑道:“见你曾….咳咳,雄英呐,奶奶去求签了。” “求签?啥签?和孙儿说说呗。” “好签!先不说这个,雄英,你方才见到你师尊了吗?” 朱雄英摇摇头:“没呢,师尊出去了,但有弟子说师尊回来了,可我找遍整个天云观,也没找着师尊。” 马皇后露出果然如此之色。 他没有问雄英,有关于朱长夜的样貌。 因为样貌判断不出来。 那城隍爷,摆明了和老朱很像,只要是个见过老朱的人都说像。 雄英是他孙儿,更能看出来了。 可雄英见到他师尊,却没说和老朱长得像,有次,她和老朱也让雄英,认认真真看他师尊,看到底像不像。 等雄英回来得出的结果是,不像…. 仙人有仙家手段,掩盖样貌是很轻易的事情。 所以马皇后不再纠结样貌,而是从做事判断。 刚才老人家接自己,她就感觉有一股子莫名其妙的熟悉感,是女子的第六感。 接着, 她又特地把话题扯到老朱身上,一般老道士会让她说自己,是给她算卦,而不是她男人。 可那名老道士不一样。 听的津津有味。 马皇后接着试探。 当说出淳皇后时,她能很明显察觉到,那老人家脸色都变了,变得认真,不甘,难过…. 情绪五味杂陈。 也正是看到如此的老人家,她确定,那多半就是明仁祖,老朱的亲爹! 而现在听大孙说,这段时间明明师尊回来了却找不着师尊,让马皇后更加确定起来。 他找不着师尊,是啊,当然找不着! 怎么可能找得着呢? 刚才,他师尊就跟着自己待在一起呢。 马皇后想着,笑意更浓。 方才见爹他很好说话,应该看我很满意吧? 嗯,应该是! 马皇后越想越觉得,自己是过了公公这关。 这事情, 从世俗而言,这很奇怪。 马皇后和朱元璋都过了大半辈子,人都快入土了,却还没过公公这关…. 神奇。 “雄英呐,咱们回去吧。” “奶奶有件事情,很想和你爷爷说,咱们快点回去。” 马皇后归心似箭。 她想快点告诉老朱,爹真的还活着!而且爹,没有怪他! 只是心里过不去那个坎,才不肯见他。 至于那个坎是什么,马皇后还不知道。 她打算下次来问问。 爹也说了,只要她想来,都可以来。 . ….….…….….…. 应天府。 奉天殿。 马皇后带着朱雄英刚回来,就看见老朱闷着个脸,在那生闷气。 “重八,咋了这是?” 马皇后诧异。 她是知道老朱急冲冲赶回来的,是有大事,莫不是因为那大事? 朱雄英也问道:“爷爷,咋啦?” 朱元璋看着二人,原本是想把事儿闷肚子里,但看朱雄英那乐观眼神,就不想看下去了。 得让大孙也愁一下! 这未来,大明也得他来看! 他迟早要经历的,甚至往后经历的事情,可能会有比这更严重的。 朱元璋打定主意,想了想,开口道:“云南那边,元庭人反扑了,打了个措手不及,但局势还算稳定,不过….可能要打长期战了。” “长期战,代表耗费的钱财跟人更多。”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微微叹口气,继续道:“咱来告诉你,咱皇上为啥会那么憎恨厌恶商人。” 朱雄英点头听着。 朱元璋冷声道:“这些日子,云南那边不同于咱应天府的干燥,那边雨一直没停下,甚至还因为雨太多,耽误了秋收进度。” “云南各州府,甚至整个川险之地,都处在汪洋之中。” “川险之地的蓉城受灾严重,粮食已经开始见底。” 听到蓉城受灾,马皇后顿时也支棱起耳朵。 她去过蓉城,可以说蓉城是整个川险之地的门面,而且素有天府之国称呼。 她现在有些亲戚,是在蓉城生活呢。 所以,马皇后对寿州府有些关注。 “蓉城咋了?”马皇后紧张的问道。 朱元璋叹了口气,开口道:“蓉城缺粮,朝廷调拨过去第一批十五万石粮食,只吃了三天,现在就快吃完了。” 说到这里, 朱元璋顿了顿,脸色阴沉三分。 朱雄英知道,事情可能比这还要严重。 朱元璋继续道:“蓉城的商贾,那些粮食大户,在屯粮,即便朝廷借粮,他们都不肯放出来,他们都在待价而沽,准备发国难财!” 马皇后脸色顿变:“那….那重八,朝廷为啥不问周边州府,借粮拨过去?” 一般马皇后不插嘴的,但蓉城毕竟有些亲戚在,现在没粮吃,恐怕都被困在那里,马皇后怎能不着急。 朱元璋叹口气,有些无力的揉了揉额头道:“周边所有州府的粮食,只够他们自己辖下百姓吃,不能轻易调拨过去。” “要是救了蓉城,恐怕下一个受灾的就是他们!” 朱雄英急忙问道:“那朝廷继续拨粮过去呀!总不能看着蓉城百姓饿死啊!” 朱元璋摇头:“距离蓉城最近的几个城池,粮算过了,闲着的粮只有二十万石。” 咬咬牙,朱元璋脸色阴郁的道:“蓉城这群囤粮商人.…该杀!” “他们认准了法不责众,所以才敢如此肆无忌惮,即便道德廉耻不要了,也要把钱赚了,何其可恶!” 朱雄英有些急了,说道:“爷爷,那.…那你把那二十万担粮,先都给拨过去吧!” 朱元璋面色有些凝重,蹙眉深思片刻,厉声道:“不行!” 朱雄英愣愣看着朱元璋,他很少见朱元璋如此凝重且认真和他说话。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道:“二十万石的粮,就算朝廷真调过去,都吃不了几日,这些粮食绝对不能轻易调到蓉城,这不是救蓉城百姓,是在害蓉城百姓!” 马皇后也是心急,但她和朱元璋走南闯北久了,对政事也有些了解。 她点头附和道:“雄英,你爷爷说的对。” “这是蓉城最后的希望,只要不调过去,他们就有活着的盼望,一旦调过去,他们的希望就破灭了!” 朱雄英好像听明白了。 朱元璋吐出口气:“雄英,你知道咱为啥说商贾无情了。” “这些背祖忘宗,缺德冒烟的事儿,他们都能做得出来,一群该杀的狗东西!” 朱元璋咬牙切齿。 马皇后看着朱元璋,叹口气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商人逐利,这事儿变不了。” 朱元璋哼了一声:“确实!这个群体已经是阶级最底层,他们不必考虑道德层面的事。” “咱也知道问题不在这,也不该抱怨商人,不过要想办法解决这次危机,还得要从商人身上做文章。” “他们有粮,只要放出来,蓉城的危机是可以解决的。” “可是怎么才能控制住他们,让他们放粮。” “朝廷用硬的一定不行,天下文人那道关口过不去,朝廷也不能动兵裹挟商贾。” 朱雄英想了想,开口道:“那就得让他们主动放粮!” 朱元璋点头:“不错,可怎么做,才能达到这个效果。” 这也是困扰他的问题。 也困扰着朱标和一众大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