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朱雄英点头,随即和朱元璋忙碌起来。 他们摘了十几个出去。 等踏出暖棚,朱元璋便把这些胡瓜交给锦衣卫,这些胡瓜他不打算自己尝,给马皇后尝,也给一些子孙尝。 只要有福,家族里都有福同享,这便是朱元璋的想法。 也是他贯彻一生的信念。 将胡瓜交给锦衣卫,腾出手后,朱元璋笑问道:“臭小子,今天天云观咋了?又是异象又是观里不见人影,和你师尊办大事去了?” 朱雄英错愕:“爷爷,你都知道了?” 朱元璋难得昂首挺胸起来:“臭小子,不是咱吹,就这应天府,还有能瞒住咱的事情?” 朱雄英嘴角一抽:“这倒确实….是这样的,今日师尊带我和高炽去除恶鬼,把我们带到望涯山,结果师尊自个儿跑去除恶鬼了。” 朱雄英说完,有些无奈。 望涯山? 朱元璋错愕。 这个山头很是陌生,不过他倒是听过。 上一次听到这个山头,是前些天,还是讨论埋葬周德兴的地方时,官员们给出几个山头选择,最终他确定望涯山。 恶鬼恶鬼,顾名思义便是死后成鬼。 难不成,和周德兴有所关联? 朱元璋若有所思。 “还有吗?” 朱元璋再问道。 朱雄英原本想说那些阴差的事情,但一想到爷爷还没踏入修仙路,这些事情说了只会徒增他烦恼或者好奇,却并不会给爷爷看到。 “没有了。” 权衡之后,朱雄英选择隐瞒此事。 朱元璋点点头,也没多想:“大孙,和你师尊….” 他继续与朱雄英讨论,有关老爹朱长夜的话题。 而且要讨论朱长夜的话题,朱元璋总是那么精神抖擞,且笑容满面。 . ….…….….….…. 很快。 朱元璋背着手回到谨身殿,案牍上永远都堆着山高的奏疏。 朱元璋身旁的锦衣卫提着小篮子,随他进了谨身殿。 “东西放下吧。” 想了想,朱元璋道:“去送两胡瓜,给允炆拿过去。” 上次朱元璋见到朱允炆,还是在周德兴葬礼上,爷孙俩也没说啥话,自那后,朱元璋就对朱允炆日渐冷落。 自那后,朱允炆老实了许多,最近非但好好在国子监读书,还和一些五常博士们探讨学问。 要是他意志就此消沉,朱元璋或许会更失望,索性,他还是咱老朱家的种。 朱元璋于心有愧,于是便送两胡瓜过去,也算弥补对朱允炆的愧疚。 “去将咱妹子、还有标儿叫过来吧。”朱元璋又补充道。 等锦衣卫和宫人离去后,朱元璋便开始埋头处理奏疏。 随着年纪的增长,他越来越力不从心,以前刚登基的时候,每每批到凌晨都不乏,现在到了子夜就开始犯困。 “真是岁月不饶人啊。” 朱元璋看着奏疏,若有所思的自言自语:“以后还是要让后辈,多替咱分担分担才是。” “咱也老了,爹身子骨那么硬朗,都在享受天伦之乐,咱也该如此。” 少顷。 宫人轻轻在外叩响门扉:“陛下,娘娘和太子殿下求见。” “嗯,快请进来。” 谨身殿外。 马皇后和朱标都有些诧异。 “母后,父皇召见咱们来,这是为何?” 朱标眸子泛着困惑。 忙碌时间喊家人来,这不像是父皇会做的事情。 马皇后笑着摇头:“标儿,有时你父皇他想一出是一出,这咱哪知道?” “不过母后可以明确和你知会一声,准是好事!” 马皇后陪了朱元璋一辈子,对身边这个男人的性格无比清楚。 有事儿,他不会想让家人知道的。 家人知道无法帮忙,反而徒增烦恼,他更喜欢自己一个人扛。 而喜事,他总是第一个想分享给家人。 喜事分享坏事自己藏着。 这就是个呆瓜! 马皇后总是这么想朱元璋。 两人走进谨身殿,老远朱元璋就站起来,且走过来。 “哈哈,妹子,标儿,都来了啊!” “咱有喜事告诉你们!” 隔大老远,朱元璋那大嗓门就传了过来。 朱标愣在原地,下意识看向马皇后,还真是被母后说中了,真是喜事。 “重八,啥事啊?这么急着分享。” 马皇后笑问道。 朱元璋没有回答,只是转身喊宫人把东西带过来。 宫人们提着小篮子过来,等宫人将小篮子的盖子掀开。 霎时间,马皇后和朱标心头一震,无不双目瞪大,有些不敢置信的看着篮子内绿油油的胡瓜。 朱标使劲揉了揉眼睛,震惊的道:“这,胡瓜?” “还….还是新鲜的?” 马皇后也捂着嘴道:“不是重八,这哪来的?咱也种过地,这胡瓜分明是刚采摘的!可现在冰天雪地大雪纷飞的,哪儿能种出这玩意儿?” 马皇后精神都有些恍惚,回头看着大殿外,没错啊,还在下雪啊!是冬天啊! 可是,应天府.…怎么可能结出胡瓜来呢? 这太匪夷所思了,完全违反了常识。 朱元璋看着两人震惊的样子,有些满意的昂首挺胸:“咱爹的主意!咱套用了,就种出胡瓜了。” 马皇后闻言,恍然大悟。 原来是爹他老人家,这下事情清楚了。 然而一旁的朱标却是懵了。 咱爹? 什么意思? 父皇的爹,那不就是…. 自己的爷爷? 朱标顿时愣在原地,有点摸不着头绪。 “父皇,您刚才….” 朱标还想问,朱元璋直接笑着打断道:“没错,就是咱爹,标儿,也就是你爷爷。” “哈哈哈哈!标儿,没想到吧,你爷爷他还活着,身子骨比咱,比你也都硬朗。” 什么? 爷爷还活着?! 朱标瞬间瞪大眼睛。 他感觉自己是不是做梦了,爷爷还活着?冬天还种出胡瓜?不会真的在做梦吧? “啧啧啧,瞧你这样。” 朱元璋啧啧称奇:“这事儿很意外吗?你爷爷他啊,无所不能!比咱都厉害。” “好了妹子,咱还有政务处理,你就带标儿出去吃这东西吧,另外….哈哈哈,也和他说说,咱爹的事情。” “哎呀,这老祖宗活着啦,子孙却不知道,何等不孝,你可得和他好好说说。” 马皇后笑着点头:“成,你忙你的,这些家事我来处理。” 马皇后领着懵圈的朱标离开,身后还跟着提着胡瓜的宫人们。 一路上。 朱标脑子都懵懵的。 爷爷还活着? 这….爷爷的葬棺,不都还在太庙里躺着吗?咋还活着? 他人都傻了。 而到了一处地方,娘俩坐下来后,朱标从那一边啃着胡瓜一边饶有兴趣开口的马皇后,渐渐的….不断的….开始了解自己这位先辈。 . …….….….….…. 下午。 天气越发怪异。 晨雾缭绕,天气刺骨。 皇城中。 吏部、兵部、户部三位部堂高官,从早上聚到现在,还在户部值庐内讨论事情。 傅友文、赵仁与詹徽三人,昨晚回来后,商讨修订驿站改革之事,商讨到半夜,今天彻底确定了实施方案、奖惩措施、监督制度。 每一项改革出来,都不是随口说说的。 即便朱长夜给的提议利国利民,但正如老爷子说的那样,若是不管控好,最后好事也会渐渐贪腐腐败。 驿站的微调改革,不算是什么大事,最起码没有对大明各种国体伤筋动骨,更没有撬动各阶层利益,可纵然如此,都需要大明各权臣如此谨慎,更别提其他各类的改革了。 自古来,改革无小事。 户部外面。 户部郎中黄盛刚来当值,就迎面遇到几个宫人,提着一篮胡瓜走来。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