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大海之外。 这四个字,对朱元璋来说,却有些敏感了。 现在帝国以闭关锁国为主,自陈友谅和方国珍死后,朱元璋便开始关了海禁。 虽然后面逐渐有开海之势,但小岛国又开始内部动荡,并波及到大明沿海,朱元璋不得已,再次将海防给严控死守。 也就老爹这么说,朱元璋才会思考并且听进去。 换做其他人和他说大海事情,他直接一顿批斗过去,如果是不太熟悉的人,更是直接让他滚蛋。 而眼下, 老爹透过雄英所说的大海之外,再加上手中的红薯…. 这红薯作物给朱元璋带来的冲击,仍旧让这个垂垂老矣的老人,眼神中带着几分向往。 向往中,更多的是纠结。 当听到还有比红薯,更加犀利的粮食作物,朱元璋眼中熠熠生辉。 只是.…开海何其难也! 且不说朝廷那些守旧儒家的阻力,单说海上那些未知的凶险,以及大明朝儿郎即将面对无休止的海上孤独感等等。 这些,无一不是考验。 朱元璋将此事记在心里,他再次贪婪的看了一眼红薯,道:“这玩意儿也能生吃?” 朱雄英点头道:“按师尊说法是可以的,要不,我给您老洗一个。” 朱元璋点点头:“去书房,一会儿咱还要给你看两封奏疏,临到年关了,奏疏太多,老头子一个人忙不过来,你帮咱捋点。” 朱雄英一喜,他最喜跟在老爷子后面批阅奏疏,尤其这些天,他将老爷子送来的两本政书看的七七八八。 不得不说,老爷子送来的那两本政书,真对朱雄英受益无穷,他几乎已经将大明的内政国体掌控的大差不差了。 朱元璋洒脱一笑,先自顾自去了书房。 朱雄英则去洗了两块红薯,随后便跟着来到书房。 “我去!这么多!” 看着书桌上堆积如山的奏疏,朱雄英有些不知所措。 朱元璋道:“多吗?咱已经处理过一半了。” “咋的,和你师尊干坐着修仙可以,让你处理点政务处理不来?” “呃,不是不是。”朱雄英不断摇手。 随后,他又肃然起敬的看着老爷子,由衷道:“大明有爷爷您,是大明百姓子民之福。” 想到一個耄耋老者,还依旧奋斗不止,朱雄英略感羞愧。 “这玩意咋吃?”朱元璋拿着红薯端详起来:“难不成要剥壳?” “哈哈!” 朱雄英捧腹大笑:“原来也有爷爷您老不懂的作物啊?!”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没好气的道:“咱没见过么,一回生两回熟,咋吃?” 朱雄英道:“直接嚼啊,不吃皮就行。” 嘎嘣! 说着, 朱雄英脆生生咬了一口,将皮吐了。 朱元璋若有所悟,有样学样,嘎嘣嚼了一口,咂摸咂摸嘴道:“不错,脆,甜!” “还别说,这玩意儿还真是好东西,煮粥抗饿,当零嘴吃味道也不错,大明之福,大明之福啊!” 老爷子会心一笑,眼神中带着浓烈到掩饰不住的开心。 “来,坐下,看奏疏。” 朱雄英点点头,走到朱元璋旁边,刚要坐下,老爷子随手拿个垫褥放在太师椅上:“天凉,垫个褥子。” 朱雄英有些暖心,忙不迭道:“谢老爷子。” “批吧。” 朱元璋坐在旁边,自顾自端详着手里的红薯,嘎嘣嘎嘣的嚼着。 朱雄英也开始翻开奏疏。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认真的样子,不禁莞尔一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