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在昨日他见了民间疾苦百姓淳朴之后,他似乎对于治国的理解,更加深厚了。 朱长夜发呆了很久,便开始拿起笔墨和硕大的宣纸。 这些日子,他读过朱雄英送来的史书,史书上也记录着帝国的国土面积和各布政司的位置大小形状。 他脑海中,本来就有古代历朝的史料。 这么想着,他便开始在硕大的宣纸上,缓缓的绘制着大明帝国的地图,以及周边国家的地图。 大明帝国内的地图不难画,但周边国家就有些困难。 他需要结合脑海中系统给出的史料,以及各国来大明朝贡走过的路线和当时的天气等等,去谨小慎微的判断出有可能的航海图和当地的地图。 如果外邦没来朝贡,那他就需要从脑海中找出相对的历史资料,以及出海情况,去判断这个时候的海路状况。 老祖宗从先秦开始,到宋朝结束,就没有停止过对海外的探索。 索性,系统赠送了他许多史料,好在这些史料都可以在脑海检索出来,这就让朱长夜,更好的判断如何绘制世界地图! 朱长夜不自得,因为他是站在老祖宗这尊巨人的肩膀上,去完成这项工作的,这是无数汉人祖宗智慧的结晶。 朱长夜只不过是个搬运工罢了。 至于朱长夜,为什么要绘制出世界地图,一方面他想牢记大明各地的情况,另一方面,为将来有可能的出海做准备! 当然, 这事也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朱长夜也不急于求成。 稳健小心谨慎,才是他现在第一需求。 画了一会儿,朱长夜搁笔,微微叹口气,目光幽深,自言自语道:“如此白发人送黑发人了,这对重八的打击,实在太致命了。” 哀叹一声,朱长夜不再多想。 帘外雨潺潺。 朱长夜手持小刀,门前的脚下木屑横飞。 一枚枚木制军棋被朱长夜刻好,整齐有序的排列在盒子里。 他让天云观弟子将门前的木屑清扫一番,看着天云观弟子,漫不经心的问道:“若记得没错,三保,你老家,在云南是吗?” 天云观弟子马三保,忙不迭回道:“回观主的话,云南昆阳州。” 朱长夜点点头:“家里还有人么?” 马三保神色黯淡,道:“还有个爷爷。” 朱长夜询问道:“想么?” 马三保神色有些纠结,不过还是自顾自弯腰打扫着木屑,随口道:“不想。” 只是说完之后,眼眶却有些红。 本来就是为光宗耀祖而出来,但这出来哪有光宗耀祖,回去也只能被笑话,爷爷给自己养了这么大,自己说出息了再回去报答老人家恩德。 可是…. 他不敢继续想下去,他怕等回到故乡,爷爷已经身埋黄土了。 “观主,您驿站建议的真好。” 马三保转移了话题。 朱长夜不解的看着他:“怎么说?” 马三保道:“我这些年在应天城,存了很多钱。” 朱长夜笑了一声:“很多?具体是多少?” 马三保有些自豪的道:“和咱们天云观敛财的数量比不上,我存了约莫二两多元宝。” 朱长夜微微笑着,二两银子不怎么大,但或许对马三保来说,已经是巨款了。 马三保有些羞赧:“小人,自是不敢和观主比,观主是做大事的。” 朱长夜随意挥手:“你应该有话要说,但说无妨。” 马三保嗯了一声道:“观主您建议的那些驿站,方便了很多人,比如我,前些日子就走驿站,将元宝和一封信,都寄到云南昆阳州了。” 朱长夜惊愕的看着他:“你….钱财倒也敢寄?” 马三保道:“偷摸着寄的,朝廷自然不给寄这些,不过我也没啥亲戚朋友,只能用这法子,来孝敬我爷爷了。” 朱长夜点头:“是个孝子。” 顿了顿,朱长夜若有所思:“我给你放几天假,从观里提点精贵东西,算我孝顺你家老爷子的,拿回去,去云南看看你家爷爷吧。” 马三保身子顿住了,微微直起腰,然后猛地趴在地上,不断给朱长夜叩首:“观主!我….我!” 他眼眶顿时红了,眼泪扑簌簌落下。 朱长夜摆手:“起来,大明以孝治国,不必感谢。” 马三保站起身,抹了抹眼泪,神色却有些决绝:“我….观主,我还不想回去。” 朱长夜好奇的道:“为何?” 马三保道:“我常听那些读书人说,男儿当配三尺青峰,立不世之功,方可锦衣还乡。” “我.…我没脸回去!”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