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来一回折腾人,时间赶的又焦急,老国公若是不嫌弃,就在皇宫或者天云观过年!” 汤和愣了愣,突然哈哈大笑,斜眼看了朱元璋,然后对朱雄英道:“臭小子,我咱感觉你醉翁之意不在酒?” “你这言下之意,是不是让咱陪你家老爷子唠唠嗑解解闷?你这是在利用咱啊,滑头!” 朱雄英挠挠头,被看穿了,略显尴尬,有些不知所措。 这点小伎俩,在这些人精面前,还是无所遁形。 朱元璋不耐烦的挥手:“墨迹!娃也是为你着想,一把骨头了,确实不能来回折腾。” “今年过年莫走了,就在应天过,你在应天又不是没府邸,咱赶明再将你家眷都接过来,今年哥两一起过个团圆年,这事就这么定下了。” “哎,一晃咱们都这个岁数了,往后也不知还能全须全尾的过几回年。” 朱雄英听到这话,赶紧道:“您老莫瞎扯,您和汤爷爷一定硬硬朗朗的,长命百岁!” “呵,雄英啊雄英,就你这嘴巴甜!”朱元璋笑笑。 汤和满意的看着朱雄英一眼,然后漫不经心的道:“娃子,咱考考你,而今大明虽四海靖平,但天下没有不起兵戈的,你认为咱大明哪个地方,会是接下来第一场爆发战争的?” 汤和在和朱元璋下着军棋,突然来了兴趣,便随口问一问朱雄英,也好因材施教,教他一点军事上的本事。 朱元璋微微瞥了一眼汤和,他当然知道汤和啥意思,便默不作声继续垂头下棋。 朱雄英在沉思。 朱元璋和汤和也不打扰他,自顾自下着军棋。良久之后,朱雄英笃定的道:“云南!” 汤和洒然一笑,挥手道:“再想!” 朱雄英笃定的道:“云南啊,还想啥?” 汤和微微笑了笑,深吸一口气,抬头道:“扯淡!云南铁板一块,能发生啥战争?你这孩子,拍脑门想出来的吗?” 朱元璋也抬头看着朱雄英,摇头道:“云南不会爆发战争,再好好想想会是哪里?” 朱雄英挠挠头道:“不大可能错吧?毕竟师尊他老人家说的。” 这是朱长夜两天前,主动和朱雄英提起的,说是近期云南可能发生战争。 当时朱雄英不以为意,毕竟如今大明四海安平,哪来的战争? 可这两天后,两位老爷子却突然问了出来,他还以为真发生战争了。 碰巧两天前朱长夜说过,所以笃定是云南。 而随着沐英和一众沐家后人入京,朱长夜特地起卦算了下,是算到安南国,开始试探着对大明云南布政司发动军事攻击。 朱雄英想了很久,继续坚定的道:“应当就是云南。” 汤和洒然一笑,看着朱元璋,开口道:“老爷子,你教了娃这么多本事,看样子,没咋涉猎军政武备?” 朱元璋笑着道:“恰好这段时间,老伙计你在应天,得空常来和娃子聊聊着。” 朱元璋正色的看了一眼朱雄英,肃穆的道:“大孙,还不谢谢你汤爷爷。” 朱雄英哦了一声,赶紧有礼貌的抱拳致谢:“谢谢汤爷爷。” 汤和随意挥手:“莫客套,都是自家人,客气啥,咱打了一辈子仗了,临老了,这身本事也不能带棺材里。” 顿了一会儿。 汤和淡淡的道:“方才咱问你,大明接下来哪里会动兵戈,你说云南,咱先和你说一句话,洪武四年你爷爷,对安南有过战略价值分析,你知道是啥么?” 朱雄英脱口道:“安南地处偏远,密布丛林,得其地不足以供给,得其民不足以使令。” 汤和微微一愣,看着朱元璋,老爷子则一脸得意,意思是咱这大孙,学问比你想象的可要大很多! 汤和咂摸咂摸嘴道:“说的不错,从战略价值上考量,安南国的存在,对大明毫无利益而言,既然如此,又何须出兵安南?” 他有些奇怪的盯着朱雄英,问道:“你既然知道安南的战略价值低,为何还说朝廷接下来第一场仗会对安南?” 朱雄英沉思一番,组织一番语言,便反问道:“若是安南主动攻击大明呢?” 汤和和朱元璋皆是一愣,捏在手里的棋子悬浮在半空停顿,须臾后,汤和摆手:“屁大点蛮夷,借给他八个胆子,敢对大明云南布政司动武?” 朱雄英摇头:“沐王爷死后,而今沐家人皆来京敛葬。” 朱元璋拧眉:“云南布政司可不止一个沐英,就因为沐英走了,安南就敢放肆?大孙,你未免太看不起云南诸司诸卫了吧?” 朱雄英回道:“不,我相信大明军兵的战斗力,书云:兵者诡道也。” 顿了顿,朱雄英继续道:“随着安南邻国占城国内日渐稳定,安南再想西征占城,就显得乏力,但北上大明边塞,则容易许多。” “这些年大明对南疆的防御体系已经建成,边塞很少动武,明军防备松懈,安南应当会利用这个契机,对南疆动武。” 汤和反问道:“此得不偿失之策,为何要他们会对南疆动武?” 朱雄英道:“制造南疆动荡。” “为何?”朱元璋和汤和异口同声。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