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等四部堂堂官出去之后,詹徽和傅友德深深对望了一眼。 铁铉他们都知道,礼部给事中,对大明是绝对的忠义,而且此人最为难得的是允文允武。 三年前,京畿道剿匪的时候,铁铉自愿请命,带着八百人,生生打到了匪寨的老巢。 单这么看,似乎也没什么。 可要是知道铁铉怎么打过去的,恐怕更能对此人了解一二。 当时匪寇盘踞在牛首山,山中有一道天堑,可谓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天壑。 如果不将守在这道天壑的守匪给打下来,明军根本进不了山中。 铁铉怎么做的呢? 他直接脱下官衣,跟在几名抢劫归来的小喽啰屁股后面,大喇喇的就混了进去,然后凭着一己之力,生生杀出了一道口子。 后面,明军兵从这口子冲了进来,接着便是单方面的屠杀。 此人有勇有谋,而且武力不弱,胆识过人,是個不可多得的人才。 傅友文低声问詹徽道:“詹大人,你说老爷子突然召见铁铉,是不是和安南有关?现在安南刚打下来,正是缺人的时候,会不会将其派过去治理那里?” 詹徽摇头,淡淡的道:“我有个大胆的想法。” 傅友文不解:“啥?” 詹徽道:“自己想!” 说着,他便离去了。 傅友文气急败坏:“当时天云观观主那事你就和老夫卖关子,现在又来.…观主?太孙殿下?” 嘶! 傅友文猛地一颤,好似想到了什么。 昨天老爷子特地在朱雄英那待了许久,老爷子莫不会是将安南直接扔给朱雄英治理,而这铁铉,是老爷子给朱雄英找的帮手吧? 我去!真有这个可能! …… 翌日。 过了腊八就是年。 腊月初八这天,应天天气晴朗,北风凛冽。 朱雄英早早起床。 离开皇宫,沿着秦淮河晨跑的时候,朱长夜一直在思考着交趾该怎么去建设。 朱雄英微微皱眉沉思。 他听师尊说过这类事情,作为南部沿海的城市,如果交趾能规划好,将来绝对能成为沿海贸易发达港口。 沿秦淮河跑了一圈后,朱雄英便坐在河岸边的老摊位吃着早餐。 没多时,便见朱元璋背着手走来,旁边还跟着一个年轻人。 朱雄英随意的请朱元璋入座:“爷爷,来啦?” 朱元璋洒然一笑,摆手道:“打包,回去吃,咱给你介绍个人才。” 朱雄英点头:“噢,好!” 说着,他不动声色的打量一眼朱元璋身旁的年轻人。 他身材高大,比朱雄英还高一个头,在这时代绝对鹤立鸡群。 面目棱角突出,浓眉大眼,鼻梁高耸,看着似乎不像汉人。 他大概三十年纪,眉目间满是刚毅,下巴上布满浓密的胡须。 回到皇城进入东宫,朱雄英便在打量他,他又何尝不在打量朱雄英? 陛上说,要将自己调给一个人用,他猜想了很多人,高官权贵,王孙贵族,皇子皇孙,可却唯独没猜到对方是太孙。 这….陛下未免对他重视过头了啊。 年轻人擦汗,只觉得肩上有深深地压力。 朱元璋指着铁铉介绍道:“礼部给事中,铁铉,交给你治交趾布政司用。” 嘶! 铁铉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的看着朱元璋,又微微看了一眼朱雄英。 老爷子来时候交待过,说你铁铉不是个喜欢乱说话的人,只管做事就行。 基调老爷子是定下来了,铁铉心里也做过了建设。 可他从没想到,陛下居然将交趾布政司交给了眼前太孙治理! 今年太孙才多大啊,就要治理整个地方了? 太孙能力,真就如此强大? 铁铉心里震撼,但面上却依旧平静不语。 朱雄英心里又何尝不震撼。 铁铉他听过。 第(2/3)页